爱的管教
苏格兰作家乔治·麦克唐纳(George MacDonald)在他所着的一本寓言故事书(The Wise Woman)中,讲述两名女孩因自私自利而害人害己。直到一位满有智慧的妇人让她们经历重重考验,帮助她们再次变得“可爱”。
永恒的基业
经济大萧条时期,干旱引起的沙尘暴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在这样的时刻,堪萨斯州海华沙市的居民约翰·米尔本·戴维斯(John Millburn Davis)决定要使自己留名千古。作为一位白手起家且膝下无子的百万富翁,戴维斯可以投资慈善事业或经济发展,但他却不惜耗费钜资,请人为自己及已故的妻子雕塑十一座真人大小的石头雕像,矗立在当地墓园。
现在全空了
我们几兄弟和其他家人花了一天的时间,合力把爸妈的物品从我们童年的住家搬出来。那天下午稍晚,我们回去载最后一些物品,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待在这个房子里,便在后院拍了合照。我一直强忍着泪水,当母亲转头对我说:“现在全空了!”我不禁瞬间泪崩。这个承载了54年回忆的房子现在已人去楼空,我真不敢再多想。
预期寿命
在1990年,法国研究人员面临一个电脑问题。他们在处理珍妮·卡尔门(Jeanne Calment)的年龄资料时,出现了数据错误。当时珍妮的年龄是115岁,超出了电脑软件设定的年龄上限,因为设计人员并没有预期人的寿命会那么长!其实,珍妮后来一直活到122岁。
天家重聚
我在撰写母亲的讣闻时,为了表示我们与她不是永别,并且我也持有上帝应许将来会在天堂重聚的盼望,于是我写下了:“她已安息主怀,被主接回天家。”尽管如此,有时我看到近期家族的合照都少了母亲的身影,还是会感到悲伤。然而,最近我发现有一位画家能描绘包括过世亲人在内的全家福。这位画家照着我们过世亲人的相片,将他们画进家族画像里。藉着画笔的一笔一划,这名画家呈现了上帝所应许的天堂重聚的景象。一想到能再次看见母亲在我身旁微笑,就让我感激地潸然泪下。
真的复活了
在复活节过后的那一周,我五岁的儿子伟德已经听了不少关于复活的事,但他的问题也不少──通常都是不好应付的。那天我正在开车,他坐在后座的安全座椅上,望着窗外似乎陷入沉思。“爸爸!”他喊了一声,然后顿了顿,准备给我出难题了,“当耶稣让我们复活的时候,我们是真的复活了,还是我们以为自己复活了?”
同经幽谷
英国废奴运动领袖威廉.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的伯母哈拿.威伯福斯临终前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她曾听过关于基督徒离世的事:“一个奔赴荣耀美地的人是有福的,因他正与所深爱且未曾见过的耶稣同在。我的心为此雀跃不已。”接着,她说:“我的状况时好时坏,但耶稣却始终美善,祂一直恩待我。”
把我接去
我家的老狗坐在我身旁,双眼盯着前方发呆。它在想什么?可以确定的是,它不会想到死亡,因为它的理解非常有限,无法思考未来的事物。但人却不一样,不论年龄大小、健康与否或财富多寡,我们不时地都会思考死亡。诗篇49篇20节说,这是因为我们和动物不同,我们能做深入的思考而有所“醒悟”。我们知道自己终有一死,而且无法做任何事去改变这个事实。没有人能“救赎自己的生命,也无法向上帝付生命的赎价”(7节,当代译本修订版)。无人能凭着钱财买赎自己的生命,而免于死亡。
发求救讯号
在阿拉斯加渺无人烟的山区,有位居民的小屋惨遭祝融。那是美国最冷的一州,那时又正值严冬,这场火灾使他失去足以御寒的庇护所,就连粮食也所剩无几。于是他在雪地上踩踏出求救讯号(SOS),并用煤灰加以染黑。三周之后,有一架飞机飞过这间小屋的上空,才有人看到他的求救讯号,使他终于获救。
十架之语
美国牧师提摩太‧凯勒(Tim Keller)说:“任何人都无法仅靠言语来知道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他们必须看到对方的行动。”就某种意义来说,这就是“行动比言语更有说服力”。配偶以倾听和爱告诉伴侣,他们是被赞赏的;父母以慈爱和关心告诉孩子,他们是被珍视的;教练以积极的培训来告诉运动员,他们是有潜力的。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同样的道理,相反的行动会传达负面的讯息,使对方受到伤害。
你会再见到她
我走进昏暗且安静的房间里,拉了一张椅子,坐在我朋友洁琦的床边。在开始与癌症搏斗的三年前,洁琦是个充满朝气的人。我仍然记得她笑逐颜开的样子──眼里洋溢生命光彩,笑容满面容光焕发。现在她静静地躺着,一动也不动,只能在这个提供特别照顾的医疗院等我来探访她。
放手
安宁病房的护士告诉我:“你的父亲已进入弥留状态。”“弥留”是指临死前最后的阶段,对我而言这是个陌生的新名词,让我感到像是进入一条去而不返的单行道。在我父亲离世前,我与妹妹虽不确定父亲是否还听得见,但我们还是坐在他的床边,亲吻他光洁的头顶,轻声告诉他上帝对他的应许。我们吟唱诗歌《祢信实何广大》,又诵读诗篇23篇。我们向他述说,我们爱他,并且谢谢他这位好父亲。我们知道他渴望与耶稣相聚,便告诉他只管放心地离开。我们忍着心中的悲痛说这些话,学习放开父亲的手让他离开。几分钟后,我们的父亲就喜乐地蒙主迎接进入永恒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