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  罪得赦免

你愿回转吗?

罗恩和南希的婚姻正日益恶化。南希有了外遇,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她向上帝认罪。虽然她知道上帝要她怎么做,但仍苦苦挣扎,最后她终于鼓起勇气向罗恩坦承一切。罗恩没有要求离婚,而是选择再给南希一次机会,让南希能改变,重新赢回他的信任。后来,上帝以奇妙的方式重建了他们的婚姻!

有待复兴

当年我跟着部队驻军在德国,我买了一辆全新的1969年甲虫车,深绿色的车身搭配棕色的人造皮革座位,真是美极了!但几年后,车子开始出现问题,还因一次意外撞坏侧边的踏板和一扇门。如果我的想像力够丰富,我应该会想﹕“这辆老爷车绝对值得修复更新!”如果我的资金够充裕,就可以让车焕然一新,可惜我两样都没有,最后只好放弃了。

上帝喜乐

最近,祖母寄给我一本相簿,我翻着这些旧照片,其中一张格外吸引我的目光。照片中,年仅两岁的我坐在壁炉前面,另一边则是父亲把手搭在母亲的肩上,两人都满脸慈爱地看着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出路

侦探小说家克莉丝蒂所写的《怪钟》一书中,描述一群反派角色犯下连环杀人案。其实他们原本只是想对付一个受害者,后来却为了掩盖案情而杀了更多人。其中一个共谋者在面对质问时坦承:“我们本来只想杀一个人。”

涂抹

在1770年代,还没有发明橡皮擦前,人们会用面包皮擦去纸上的墨迹。英国工程师爱德华.纳尔恩(Edward Nairne)原本要拿一块面包皮擦去错字,却误拿了一块橡胶,结果发现效果更好,而且残留的橡皮屑也可轻易用手清除。

紧闭双眼

我三岁的外甥显然知道自己不该这么做,因为我从他的表情能清楚看到,他明白自己犯错了!可是当我和他一起坐下来,想要讨论他所犯的错误时,他竟然紧闭双眼不看我。他坐在那里,用三岁的逻辑想着:如果他看不到我,我一定也看不到他;假如他在我面前隐形了,他就可以避开接下来的对话和后果。

甩包袱日

从2006年开始,在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有一群人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每年都举办一项不寻常的庆祝活动,称为“甩包袱日”或“解脱日”(Good Riddance Day)。这是源自拉丁美洲的传统,人们写下一年当中不愉快或不堪的回忆,以及不幸的遭遇,然后扔进工业用的碎纸机。有些人甚至亲手用长柄大锤,将他们想要摆脱的事物敲碎。

对不起

在2005年,警官柯林捏造一份报告,导致麦齐入监服刑四年。麦齐发誓出狱后要找柯林算帐,好好修理他。后来麦齐虽洗清了罪名,但已失去了一切。而在这个时候,柯林被发现曾捏造许多报告,他丢了工作,并被关进监狱。但他们两人在监狱里的时候,都各自认识了耶稣。

真面目

多年来,我常因过去不敬虔的生活而感到自卑和羞愧,这对我的生活造成许多负面影响。我常担心万一过去的事被人发现该怎么办?虽然上帝赐我勇气,邀请一位事工领袖来家里吃午餐,但我仍害怕别人怎么看我,想呈现美好的一面。我把屋子打扫得一尘不染,精心烹调三道菜,穿上最好的牛仔裤和衬衫。

变得更好

有一群渔夫在辛苦忙碌了一天之后,聚在苏格兰的一家酒馆聊天。其中一人兴奋地描述捕鱼的情景,他手臂一挥,结果将餐桌上的玻璃杯扫到墙上,杯子应声破碎,在白色的墙面留下污渍。那人向酒馆老板致歉,表示愿意赔偿损失,但这已无济于事,白色的墙面已经毁损。这时,有位坐在邻桌的先生说:“别担心!”他起身从口袋里拿出画图的器具,并以丑陋的污渍构图作画,接着一帧雄伟的鹿头壁画逐渐成形。这位化腐朽为神奇的人,就是苏格兰的动物艺术家埃德温.兰希尔爵士(Sir E. H. Landseer)。

口误

不久前,我用语音输入法发了一封简讯给我的妻子凯莉。当时,我正准备出门接她下班回家,我想要发简讯问她:“妳要我在哪里接妳,老妞儿?”

饶恕的艺术

某天下午,我花了两个小时参观一个画展,主题为父亲与他的两个儿子:饶恕的艺术。在那里,所有的画作都环绕着耶稣所说的浪子的比喻(参阅路加福音15章11-31节)。其中,我觉得爱德华.罗杰(Edward Riojas)的画作《浪子》尤其震撼人心。画作描绘了误入歧途的浪子,穿着破旧的衣裳,垂头丧气地走路回家。在他背后是一片死亡之地,他刚踏上小径,父亲已激动地奔向他。在那幅画作底下,写着耶稣所说的话:“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2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