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爱人
在苏格兰的格里诺克镇的一所小学,有三名请了产假的老师(苏格兰妇女有一年的产假),每两个星期就会带小婴儿去学校与学生们互动。学生们在与小婴儿玩耍的过程,培养了同理心,也学习关心别人和替人着想。这种方式对“不太听话”的学生效果最为显著,正如其中一位老师说:“学龄儿童在有更多的一对一互动时,能明白照顾小孩是多么辛苦,也学会理解别人的感受。”
避难所
我和妻子曾入住一间古朴的海滨旅馆,有巨大的推拉窗和厚实的石墙。一天下午,暴风雨席卷旅馆的所在地,使海水翻腾,风雨击打着窗户,仿佛愤怒捶门的拳头一般。但我们却平静淡定,因为旅馆的石墙非常坚硬,地基也十分稳固!外头虽是狂风暴雨,但我们的房间却是个避难所。
爱与倚靠
札克表面看来是个风趣、聪明,人缘极佳的男生,但内心却深受忧郁症困扰。在他15岁自杀身亡之后,他的母亲罗萍每当提起他时,总是说:“真的很难理解,这么优秀讨喜的人竟会走到这一步,我真没想到札克也会自杀。”罗萍在安静独处的时候,常会向上帝倾诉她内心的伤恸。她说在札克轻生后,她感到悲伤欲绝,那种锥心的深沉哀痛是无法以言语表达的。然而,她与家人已经学会倚靠上帝和朋友们的扶持,并从中得着力量。如今他们会花许多时间,去关怀那些饱受忧郁症折磨的人。
金鱼魔斯路
蕾希•史考特(Lacey Scott)在宠物店里,看到一只忧伤的金鱼在鱼缸底边静止不动。这只金鱼因皮肤病变,全身鳞片发黑。后来蕾希设法医治这只十岁的金鱼,还照《木偶奇遇记》中那只鲸鱼的名字,为它取名“魔斯路”。蕾希把它安置在加了药水的鱼缸里,帮它天天换水。此后,魔斯路渐入佳境,不但四处游动,体型变大,就连黑色的鱼鳞也都转变成金色。蕾希尽心尽力地照料,让魔斯路获得新生!
主恩相随
我在高中时期的第一份兼职工作,是在一家女性服装店打工。店里有一位女保安会佯装成顾客,跟随在她认为可能会偷窃商品的女顾客后面。按照一般店主的标准,具有某些特质的人都会被视为可能会偷窃的对象,其他非可疑对象就不会被人跟随。我就曾在一些商店里被视为可疑对象而被人跟随,这是个有趣的经验,因为我还记得他们使用的策略。
上帝看顾你
对我的朋友艾玛来说,清晨时间常常都是惆怅满怀。她是带着两个孩子的单亲妈妈,她说﹕“当一切平静下来时,我就会开始忧愁不安。我一边做家务,一边烦恼我们的经济问题,以及孩子们的健康和学业状况。”
祂知我心
我在超市的自助结帐区前面排队等候,看见一位顾客完成了交易,我就走过去把选购的商品放在台上,开始用机器扫过条码和秤重。突然,一位女士怒气冲冲地到我面前来指责我。原来,我没有注意到她排在我前面,应该是她先结帐。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马上真诚地向她道歉:“我没注意到妳在前面,实在很抱歉。”但她一再谩骂,说:“不,你是故意插队的!”
祂护卫我们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一位母亲不惜一切代价来保护她的孩子,证明了母爱的伟大。当时,她五岁大的儿子正在屋外嬉戏,突然她听到儿子的尖叫声。她火速冲出屋外,惊恐地发现儿子的身边多了一个“玩伴”──美洲狮!这头大猫正扑在儿子身上,把儿子的小脑袋含在嘴里。母爱的力量让她奋不顾身地上前与大猫搏斗,徒手撬开狮口救出了爱子。这位母亲的英勇行为让我们想起,圣经也用母爱来描绘上帝对祂儿女坚定的爱与保护。
可靠的爱
我伤心、自责、愤怒、困惑,百感交集地自问:为什么我老是想起这件事?
不再是孤儿
盖尔·布莱恩(Guy Bryant)在纽约市的儿童福利部门工作,他单身且没有自己的孩子。每天,他都必须面对为许多孩子寻找寄养父母的困境,于是他决定做些事情来改变现状。接下来的十多年,布莱恩陆续让五十多个孩子寄养在他的家,还一度同时照顾九个孩童。布莱恩解释说:“每次我回头一看,总是会发现有孩子需要地方住。”他又说:“如果你有心且家里有地方,你就会去做,不会考虑太多。”那些曾寄养在布莱恩家的孩子们,现已长大成人并有自己的生活,但他们至今还有布莱恩家的钥匙,还经常在星期天与这位寄养爸爸共进午餐。布莱恩向许多孩子展现了父亲的爱。
上帝的温柔
我曾听过一名商人谈到他在大学时期的抑郁时光。那时,他因为忧郁症而常常感到“无助和无望”。可惜,他从未和任何医生谈论这些感受,而是开始制定更激进的计划──从当地图书馆预约一本关于自杀的书,并定下自杀的日期。
耶稣在这里
记得我和父母一起去探望年事已高的姨婆,当时她躺在病床上,但面带微笑。她满头的灰发全往后梳,脸上布满皱纹。她说的话不多,但我还记得她说的几句话。她轻声地说:“我不寂寞,耶稣在这里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