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  服事他人

圣诞的真谛

为了欢迎不同文化的国际宾客,我们教会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圣诞晚宴。乐团演唱中东的传统圣诞诗歌,我开心地跟着乌德琴和阿拉伯鼓的节奏拍手。后来,乐团的歌手向大家解释,这首诗歌的歌名是《圣诞夜》。歌词是要提醒听众,圣诞节的意义在于服事人,比如拿水给口渴的人喝或安慰哀伤的人。

平安使者

在2015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科罗拉多泉市的地方教会合作,一起服事这个城市,于是一个鼓励教会爱居住城市的组织(COSILoveYou)应运而生。自此每年的秋天,他们都会推行一项服事该城市的活动,分派基督徒去做社区服务。

送来援助

当外送员海瑟送餐到提姆家的时候,提姆拜托她帮忙解开食物的包装袋。因为自从几年前提姆中风之后,就无法自己解开绳结。海瑟欣然答应了,而且接下来一整天都不断想到提姆的事。最后,她决定为提姆准备一份爱心包裹。后来,提姆收到了海瑟留在他门边的热巧克力和红色毯子,以及一张为他加油打气的纸条,令他不禁热泪盈眶。

以爱心服事

当莉丝刚到维吉尼亚州的一家咖啡店工作时,曾经服务过一位名叫伊比的客人。由于伊比有听力障碍,所以只能用手机打字点餐。莉丝在得知伊比是常客之后,为了要提供伊比更完善的服务,决定学习一些常用的美式手语,好让伊比无需打字就能点餐。

谦卑服事

博德搬到一个新的城市之后,很快就找到一间教会并且参加聚会。他参加了几周的主日崇拜,接着在某次聚会结束后,他就向牧师表示有意愿参与教会服事,而且不管做什么都好。他说:“我只是想要服事,包括拿扫把扫地。”于是,他开始帮忙排椅子、洗厕所。后来,大家发现博德其实具有教导方面的恩赐,但他却什么都愿意做。

唯一的观众

凯尔‧斯佩勒(Kyle Speller)是美国职业篮球队丹佛金块的牧师,也是球队的播报员,他嘶吼式的播报方式最广为人知。在冠军联赛中,他会对着麦克风大声疾呼:“开始吧!”现场的数千名NBA球迷,以及数百万观看和收听比赛的球迷都会对斯佩勒的呼吁做出回应,他也因此获得2022年全明星赛场边播报员的提名。他说:“我能感受到群众的情绪,营造主场的氛围。”他表示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为了荣耀上帝,即使在电视节目和电台广告中也是如此。他补充说,自己在工作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那唯一的观众──上帝。

不同的恩赐

几十年前,我参加了一个大学生的退修会,当时大家都兴致勃勃地谈论性格测试。有人说:“我是ISTJ型。”另一个接着说:“我是ENFP型。”我大惑不解,开玩笑地说:“我是ABCXYZ型。”

彼此相爱

英国王室有一个可追溯至13世纪的传统。那就是王室成员会在圣周四,即基督受难日的前一天,送礼物给贫苦的人。圣周四这一天也称为濯足节(Maundy Thursday),而濯足的英文(maundy)乃源自拉丁文(mandatum),意思是“命令”。在濯足节这一天,王室成员记念耶稣在受死之前,给祂朋友的一条新命令,祂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翰福音13章34节)

爱他人即爱上帝

艾尔巴夫妇在短短13个月内生下两对同卵双胞胎。他们如何兼顾父母的责任和工作呢?幸亏他们有家人和社区里的朋友。双方的父母白天各带一对双胞胎,好让艾尔巴夫妇专心工作,以支付医疗保险;某家公司供应一年的尿布;同事将自己的病假时间转赠给他们。两人一致表示:“若没有大家的帮助,我们根本就无法照顾两对双胞胎。”在一次实况采访艾尔巴一家人时,有位主持人甚至当场摘了麦克风,帮忙追其中一个不受控的幼童,大家一直齐心协力帮助这个家庭!

倚靠祂帮助人

住在哥本哈根的奥莱•卡索(Ole Kassow)喜欢骑脚踏车。一天早上,他看见一个老人带着助行架独自坐在公园里,忽然他灵光一闪:何不让老人享受乘坐脚踏车的乐趣呢?于是,在一个晴天,他骑着租来的三轮脚踏车到一间养老院,邀请院中的老人搭乘。一名职员和一位老人成为了“骑行不分年龄”(Cycling Without Age)的首批乘客,让他倍感高兴。

永恒的基业

经济大萧条时期,干旱引起的沙尘暴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在这样的时刻,堪萨斯州海华沙市的居民约翰·米尔本·戴维斯(John Millburn Davis)决定要使自己留名千古。作为一位白手起家且膝下无子的百万富翁,戴维斯可以投资慈善事业或经济发展,但他却不惜耗费钜资,请人为自己及已故的妻子雕塑十一座真人大小的石头雕像,矗立在当地墓园。

预备作善工

德恩在学校工作,在一般的情况下,他出门都不会带现金。然而,这天他觉得上帝引导他在早上离家之前,把一张5元美钞塞进口袋里。当他在学校吃午餐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上帝是要他帮助一个有迫切需要的学生。在学校餐厅的吵杂声里,德恩听到有人说:“克强的餐费余额不足。他必须存5块钱到帐户里,这个礼拜才有午餐吃。”你可以想像,当德恩用那5块钱帮助克强时,心里会有多大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