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  传福音

人生目标

年迈的汉德经常哀叹:“我觉得自己很没用。老伴早就走了,现在我退休了,孩子们都为自己的家庭忙碌,我常常一整个下午都没事做,只能盯着天花板发呆。”他常告诉女儿说:“我老了,人生也很圆满,现在我没什么目标了,上帝随时都可以将我接走。”

讯息、磨难与得胜

虽然会面对社会动荡、危机四伏和身心不适的种种状况,杰米还是毅然前往世上一个最贫穷的国家,期望能带给当地的几对宣教士夫妇一些鼓励。从他不断传给我们小组的一连串文字讯息,我们能够了解他正在面对的挑战。“弟兄们,开始祷告吧!我们过去两小时大约只前进了16公里⋯⋯车子就已经过热好几回了。”路途上的艰难险阻,意味着将近午夜他才能抵达目的地,才能对已经等了五个小时的人们传讲信息。不久之后,我们收到一则语气截然不同的讯息:“太奇妙了,多美好的团契时光啊!⋯⋯有十几个人进前来,要我们为他们祷告,这是个充满大能的夜晚!”

为主作见证

美国林肯总统的儿子罗伯特·托德·林肯见证了三起重大事件,在他父亲被暗杀,以及詹姆斯总统和威廉·麦金莱总统遇刺时,他都身在现场。

信心的种子

去年春天,我们的草坪因为土壤过于紧实,透水性差,需要打孔通气。在进行草坪养护的前一天晚上,一场暴风雨把我们枫树上的种子全吹落了下来。因此在第二天,当草皮通风机在地上打孔,捣碎硬化的土壤时,也同时在我的院子里种下了数百颗枫树种子。短短两周之后,在我的草坪上长出了一大片枫树苗!

把握机会

在等待大学开学的时候,二十岁的欣怡决定用三个月的空档时间,到一个青年宣教机构服事。可是,因为新冠肺炎的防疫措施限制了人们面对面的交流,要投入青年事工似乎不是最好的时机。但欣怡很快就找到应对的方法,她分享说:“我们虽然不能像往常一样,在街上、购物中心或快餐店与学生见面,但我们能使用通讯平台(Zoom)与基督徒学生保持联系,彼此代祷,并以电话联络那些尚未信主的学生。”

兄弟扫罗

“主啊,祢让我去哪里都好,就是不要去那里。”这是我在十几岁时的一个祷告。当时我成为交换学生,即将展开为期一年的海外生活。我虽然不知道会被安排去哪里,但我知道自己不想去什么地方。因为我不会说那个国家的语言,对当地风俗与人民也充满偏见,所以我求上帝别让我去那里。

读经操练

在19世纪后期,许多地区的人都在相同的时间开始了相似的事工。首先是加拿大的蒙特娄在1877年开展了一项事工。在1898年,美国的纽约市也推行类似的事工。到了1922年,估计每年夏天约有五千个这类的事工于北美各处进行。

苏格拉底俱乐部

英国牛津大学的苏格拉底俱乐部成立于1941年。这个俱乐部的成立,是为了鼓励基督徒与无神论者或不可知论者之间相互辩论。

为福音而活

在1916年,纳尔逊·贝尔(Nelson Bell)刚从家乡维吉尼亚州的医学院毕业。不久之后,他就带着新婚六个月的妻子来到中国江苏淮安。22岁时,他成为仁慈医院的外科医生,这是200多万人居住的地区唯一的医院。纳尔逊和家人在淮安生活了25年。在这段期间,纳尔逊经营医院、进行手术,并与成千上万的人分享福音。纳尔逊·贝尔从当初被一些排外的中国人称为“洋鬼子”,到后来得到人们的爱戴而被称为“钟爱华”。他的女儿路得,后来嫁给了布道家葛理翰。

祂的计划

本.马尔科姆森(Ben Malcolmson)的回忆录(Walk On)内容非常精彩。他是一个几乎没有美式橄榄球比赛经验的学生,却在2007年成为美国南加州大学玫瑰碗冠军队的非招募球员。作为一名大学校园记者,马尔科姆森决定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撰写艰苦的选拔过程。令他难以置信的是,他竟成为球队中的一员,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事。

被大鱼吞下

迈克正在潜水捕龙虾,没想到却被一条座头鲸一口吞下。在黑暗中,迈克感觉到鱼嘴的强大肌肉挤压着他,以为自己就要命丧于此。其实鲸鱼对他根本没兴趣,30秒后,鲸鱼将迈克吐出去。迈克也奇迹似地一根骨头都没有折断,只是身上有大片的瘀青,以及被大鱼一口吞下的奇特经历。

跨时代的种子

在1879年,人们可能会把植物学教授威廉·比尔(William Beal)当成怪人。因他在20个瓶子里装满各类的种子,然后将这些瓶子埋在深土里。人们不知道的是,比尔正在进行一项跨世纪的种子生存能力测验。每隔20年,研究人员会挖出一个瓶子,将瓶内的种子撒在土里,观察哪些还会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