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之锚
在六年级的主日学班级,我给学生看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群人睡在昏暗的小巷里,身上只盖着硬纸板。我问大家:“他们需要什么?”有人说需要食物;有人说需要钱。一个男孩想了想,说:“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一个女孩大声地说:“盼望。”
你有选择
在好友过世几周之后,我与她的母亲交谈。原本我不太敢问她过得好不好,因我认为这样问并不恰当,毕竟她还处于悲恸之中。但我放下心中的顾虑,只是问她是如何撑过来的。她回答说:“因为我选择了喜乐。”
准备好了
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期间,许多人承受丧亲之痛。2020年11月27日,我们家也失去一位亲人,我95岁的母亲碧·克劳德(Bee Crowder)与世长辞。她虽并非死于新冠病毒,但我们家就跟别人家一样,无法聚在一起为母亲致哀、缅怀她的一生,也无法彼此安慰。但我们用别的方式,赞扬她慈爱的影响力。她生前坚称若上帝召她回天家,她已准备好了,甚至渴盼尽快前往,这带给我们莫大的安慰。这种满有把握的盼望,在母亲的生命中明显可见,在她面对死亡时也是如此。
祸不单行
“今天早上,我以为自己身价非凡。但现在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一块钱!”尤里西斯·格兰特(Ulysses S. Grant)被生意伙伴骗光毕生积蓄后,说了这句话。几个月后,这位美国前总统被诊断出癌症末期,无法治愈。格兰特因担心家人日后的生计,便接受了作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邀请,出版他在过世前一周完成的回忆录。
每个哀伤
十九世纪美国诗人艾蜜莉.狄金生(Emily Dickinson)写了一首关于哀伤的诗歌﹕“对于看到的每个哀伤,我眯着眼睛探究衡量;看是否像我的一样悲凉,或是有的没那么难担。”诗歌反映了人们以独特的方式,背负他们人生中各样的伤痛。狄金生在诗歌的结尾,提到她找到了唯一的安慰。她看到在各各他那“钉痕的安慰”,看到自己的伤口反映在救主身上,她总结﹕“带着猜测和迷茫,祂身上的创伤,有些竟和我的如此相像。”
哀伤中的盼望
睿祈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为身边所有的人带来欢乐。可惜她在五岁那一年,不幸死于一种急性的罕见疾病。睿祈的猝逝让她的父母勤达和恬恬,以及所有认识他们的人都感到震惊。我们这些恬恬的同事都与他们同感哀伤。
超越后果的盼望
你可曾在愤怒中做过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呢?在我儿子对抗毒瘾的那段时间,我曾因他选择吸毒而对他说了一些苛刻的话。但我的愤怒只让他更加挫败。还好后来他遇到一些基督徒,鼓励他爱惜生命,持守盼望,使他逐渐摆脱毒瘾。
现在全空了
我们几兄弟和其他家人花了一天的时间,合力把爸妈的物品从我们童年的住家搬出来。那天下午稍晚,我们回去载最后一些物品,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待在这个房子里,便在后院拍了合照。我一直强忍着泪水,当母亲转头对我说:“现在全空了!”我不禁瞬间泪崩。这个承载了54年回忆的房子现在已人去楼空,我真不敢再多想。
团团阳光
在一个温暖的夏日午后,我和四岁的孙女茉莉一起玩球,累了便暂停休息。当时我和茉莉拿着水杯坐在门廊上,茉莉看着外面的院子,对我说:“爷爷,你看地上有好多一团团的阳光!”原来,她看到阳光穿透茂密的树叶,在地面的阴暗之处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光影。
爱不可缺
收到特别订制的桌子之后,我便从盒中将所有部件取出来,一一排列整齐,准备组装。然而,我发现有点不对劲,其他的部件和美丽的桌面都到齐了,却唯独缺了一支桌脚。桌脚既不齐全,我便无法组装桌子,所有的部件都无用武之地。
超越认知
当丈夫得悉他会像许多人一样,因新冠疫情而将被公司解雇时,我们一时都很难接受。虽然我们相信上帝会照顾我们的基本需求,但有太多未知的因素却令我们忧心忡忡。
老化
我的喉咙开始发痒,直觉大事不妙。结果喉咙痒变成流行性感冒,而那只是支气管疾病的开始。从流感再演变成百日咳,没错,百日咳又变成了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