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  服事

令人惊奇的上帝

会议中心暗了下来,讲员带领众人做献身的祷告,我们上千位大学生全都低着头。当他邀请有感动去海外宣教的人从座位上站起来的时候,我感觉我朋友丽妮离开了座位,我知道她决心要去菲律宾生活和服事上帝。但我却没有起身的冲动,因为我看见美国的需要,我想要留在家乡宣扬上帝的爱。但十年后,我却定居在英国,试着在上帝赐给我的邻里当中,服事上帝。当我发现上帝邀我踏上的新旅程,与我原本的期望有所不同,我的生活各个层面都有所改变。

恩慈之举

薇芳不幸小产,几个月之后,她决定举办二手拍卖会。一位住在几公里之外的工匠杰德,在拍卖会上兴冲冲地买下一张婴儿床。那时,杰德的妻子与薇芳闲聊,才知道薇芳失去了孩子。杰德在回家的路上得知薇芳的情况,便决定用这张婴儿床为薇芳制作一个纪念品。一周之后,杰德眼眶含泪地送给薇芳一个漂亮的长凳。薇芳说:“世界上有好人,这礼物就是证据。”

甲板底下

我朋友米克在一艘医疗船(Africa Mercy)上工作,这艘船主要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免费医疗服务。每天都有数百名病患登船就医,否则他们的疾病将无法获得治疗。

深水

在1992年,比尔·平克尼(Bill Pinkney)独自驾驶帆船环游世界,他为了更远大的目标,选择了最困难的海域,行经危险的大南开普敦沿海。他先前曾在芝加哥贫民区的小学任教,他希望自己的这趟旅程能够启发和教育儿童,包括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他的目标是要让孩子们看见,透过努力学习和立定决心,可以走到多远的地方。他还将这艘船命名为“决心号”。比尔也时常带学生乘着决心号在水面航行,他说:“孩子们手里握着舵柄,学习管理、自我控制和团队合作,这些都是要在生活中取得成功所需的基本要素。”

充满爱的领导

在一条交通繁忙的马路,车子都停了下来,只见一只熊妈妈努力带着她四只精力旺盛的熊宝宝穿过马路。这段在网络上疯传的影片,让我看了不禁露出微笑。因为熊妈妈把幼熊一只只地叼过马路,但熊宝宝却又自己走回了原处,实在让人觉得既有趣又深有同感。在多次看似令人懊恼的尝试之后,熊妈妈终于成功地捉回了四只熊宝宝,将它们安全送达对街。

更大的爱

在2018年耶稣受难周的前几天,当世界各地的基督徒都在纪念耶稣的牺牲并准备庆祝祂的复活时,一名恐怖分子冲进法国西南部的一家超市,枪杀了两位顾客并劫持人质。经过谈判,那名恐怖分子释放超市内的所有人质,但留下一名妇女作为人肉盾牌。一位名叫阿诺·贝尔特拉姆(Arnaud Beltrame)的警官虽然知道危险,却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他自愿替代那名妇女成为人质。恐怖分子释放了那名妇女,但贝尔特拉姆警官却在后来的混战中身受重伤,最后不治身亡。

接受挑战

虽然迪安只有13岁,但他毅然接受了一项服务别人的挑战。他和妈妈听说有人号召孩子们在暑假期间,免费帮忙50个家庭除草。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协助退伍老兵、单亲妈妈、身心障碍人士,或任何需要帮助的人。这项服务的创始人本身已在美国为2500个家庭除过草(50个州各50个家庭),他设立这项服务的目的,是要教导人们敬业乐业和回馈社区的重要性。尽管天气炎热,而且青少年在暑假还有许多可以参加的活动,但迪安却仍选择为他人服务,并且完成这项挑战。

有何不可?

在19世纪时,有一只名叫杰克的南非大狒狒,知道如何让火车走正确的轨道。它在火车站工作了九年,从未错过一次的轨道转换。当火车驶近南非的埃滕哈赫车站时,它能透过火车的汽笛声辨识火车要前往的方向。

看见需要

在我父亲离世前的最后几天,一位名叫瑞秋的护士来到我父亲的病房,然后问我可否让她替我父亲刮胡子。当瑞秋用剃刀轻轻刮除父亲脸上的胡须时,她解释说﹕“他这个年纪的老人家都喜欢每天刮胡子。”瑞秋看到了我父亲的需要,就很自然地向他表达善意和尊重,还顾及他的尊严。瑞秋温柔的关怀让我想起我的朋友朱莉,至今她仍会为年迈的母亲涂指甲油,因为对朱莉的母亲来说,看起来漂亮是很重要的。

不配得的礼物

最近,我很意外地收到朋友送来的一份礼物,但我不认为自己有资格收到这么好的礼物。她送礼物给我,是因为听说我正面对一些工作上的压力。其实她所承受的压力与我一样多,甚至可能更多。她要照顾年迈的父亲、教养叛逆的孩子,还要面对不断变动的工作环境,以及紧绷的婚姻关系。我没想到她自己在困境中仍顾念着我,她这种先人后己的态度,以及这份简单而真挚的礼物,让我不禁感动流泪。

像我这样

夏洛特·艾略特(Charlotte Elliott,1789-1871年)实在无法入睡。瘫痪多年的她,隔日将在教会为高等教育募款的义卖会中成为焦点,但她心想:像我这样,实在不配!她辗转反侧,怀疑自己的资历,质疑自己的属灵生命。第二天,她仍坐立不安,最终她写下一首诗,就是传唱至今的经典圣诗《照我本相》﹕“照我本相,无善足称,惟祢流血,替我受惩,并且召我就祢得生;救主耶稣,我来!我来!”

分担重担

在我们刚成立的查经小组中,有好些姐妹都遭遇了不同的打击。一时之间,我们都感同身受,开始坦诚分享自己的经历。无论是遭遇父亲离世,或是离婚不久就碰上结婚纪念日,还是刚出世的孩子被诊断为全聋,或是需要带着孩子狂奔至急诊室,这一切我们都难以独自承受。渐渐地,每个人敞开心扉,吐露自己的伤心事。然后,我们一起哭泣、祷告。起初,我们对彼此并不熟悉,还有点生疏,但在短短几周内,我们却成了一群亲密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