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  基督

效法伟大的老师

在网路上疯传的一段影片里,一个穿着空手道白带的3岁小女孩正认真地模仿她的教练。小女孩带着激情,坚定地跟着她的教练大声朗诵学生信条,接着,这个可爱且精力充沛的小家伙便以从容和专注的态度,认真模仿教练所说和所作的每一件事,至少她做得挺好的!

必得饱足

马丁·路德·金恩博士(Dr. Martin Luther King Jr.)在美国民权运动达到高峰的1960年代惨遭刺杀。但在他遇刺四天之后,他的遗孀科丽塔‧史考特‧金恩(Coretta Scott King)勇敢地代替她丈夫,带领了一场和平示威游行。科丽塔不仅对伸张公义有满腔热血,更坚定捍卫许多类似的诉求。

后续发展

六十多年来,人们经常都能在美国广播节目中听到新闻记者保罗·哈维的声音。他会以风趣的口吻说:“你已经知道这则新闻报导,很快你就会听到故事的后续发展。”在一个简短的广告之后,他会讲述一个著名人士鲜为人知的故事。但是,他往往会保留这些人的名字或其他关键元素,直到最后他才以戏剧性的停顿和惯用的语句,对听众说:“现在你终于知道⋯⋯故事的后续发展了。”

正确的耶稣

房间里的嗡嗡声渐弱,众人安静听着书友会小组长简述即将讨论的小说内容。琼恩仔细聆听,但对小组长所提的情节感到陌生。最后,她才发现自己读了一本非小说类的书籍,与其他人所读的小说同名。虽然她很喜欢这本“错误”的书,但她却无法与其他朋友一起讨论那本“正确”的书。

主啊,祢是谁?

路易斯·罗德里格斯(Luis Rodriguez)16岁时就曾因贩毒而入狱,后来又因谋杀未遂而再度被捕,可能会被判终身监禁。但在他罪孽深重的处境中,上帝向他说话了。在狱中,年轻的路易斯想起儿时母亲如何按时带他去教会,他感受到上帝正触动他的心。路易斯最后认罪悔改,归向耶稣。

从微小开始

在1883年建成的纽约市布鲁克林大桥,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当时最长的吊桥。但在建造时,却是从一根纤细的纲丝开始。建筑师在这根小钢丝的基础上加上额外的纲丝使之成为巨大的缆索,从一个桥塔连接到另一个桥塔,与另外三条缆索交织在一起。竣工时,这四条由5,000条以上的镀锌钢丝组成的巨大缆索支撑着这座吊桥。曾经是纤细的小钢丝,最后成为支撑布鲁克林大桥的主要结构。

不要咒诅

莎士比亚骂人的技巧十分高超,演员贝瑞‧克莱夫(Barry Kraft)在他所写的一本书中(Shakespeare Insult Generator),收集了很多在莎剧中鲜为人知、骂人不带脏字的例子。比如想贬低某人时,你可以说:“汝虽夸夸其谈,实乃无名鼠辈。”比起你说:“你只会满口吹嘘,自己也不见得有多高明,根本是个无赖!”是不是更有创意呢?

耶稣是谁?

耶稣是谁呢?有人说,祂是个好老师,但也只不过是个人。作家鲁益师写道:“这人若非曾是、现在仍是上帝的儿子,就是一个疯子或更糟糕的人。你可以把祂当作是个蠢人而叫祂住嘴,也可视祂为恶魔,朝祂吐口水或把祂杀死,又或者你可以俯伏在祂脚前称祂为主、为上帝。但是千万别用自认高明的废话,说祂是个伟大的教师,但只不过是个人。”这番隽永精辟的论述出自《返璞归真》,指出耶稣若谎称自己是上帝,那祂就不会是伟大的先知,因那将是终极的异端邪说。

宝贵应许

在遭受重大挫败时,我们常会觉得一切都太迟了,人生再也没有目标、再也没有价值了。曾经在纽约最高警戒的监狱中服刑的艾列斯,也如此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我违背了……承诺,对自己未来和人生所许下的承诺。”

发求救讯号

在阿拉斯加渺无人烟的山区,有位居民的小屋惨遭祝融。那是美国最冷的一州,那时又正值严冬,这场火灾使他失去足以御寒的庇护所,就连粮食也所剩无几。于是他在雪地上踩踏出求救讯号(SOS),并用煤灰加以染黑。三周之后,有一架飞机飞过这间小屋的上空,才有人看到他的求救讯号,使他终于获救。

奔跑报喜讯

现代马拉松运动起源于一则有关古希腊信差的故事。相传在公元前490年,信差菲迪皮德斯(Pheidippides)跑了42公里的路程,从马拉松平原跑到雅典,为要告诉众人一个喜讯:希腊军队已经战胜入侵的强敌波斯帝国!如今,人们跑马拉松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在运动竞技上的成就感,然而,当时菲迪皮德斯努力地奔跑却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他奔跑的每一步都是为了向同胞传递好消息所带来的喜乐!

普世欢腾

每年圣诞节,我们都会用世界各地的耶稣降生场景来布置我们的家。我们有一个德国的圣诞金字塔,一个用伯利恒的橄榄木制成的马槽场景,还有一个色彩鲜艳的墨西哥民族版本。而我们全家人最喜爱的,是一个非洲的有趣圣诞摆设。场景中不是传统的绵羊或骆驼,而是一只河马心满意足地凝视着婴孩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