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  公义

上帝会干预

依琳是个工作勤奋的员工,总是善尽职责。但她却被指控行为不诚实,被停职接受调查。她很想辞职表示抗议,但有人建议她静候调查结果,说:“辞职就表示你做贼心虚。”于是依琳留下来,祈求上帝为她伸张正义。果然,几个月后,她被证明是清白的。

禁止令

一名男子在法庭上申请对上帝发出“禁止令”,声称上帝对他“极度刻薄”且“态度极其恶劣”。主审法官驳回他的控诉,并且说他不是需要法庭的帮助,而是需要心理治疗。虽然看似荒诞不经,却是可悲的真人真事。

坚持不懈

丽芳是一名烘焙助理,她的主管指控她偷了一些葡萄干面包,令她感到十分无助,无法为自己辩护。这种毫无根据的控诉,以及扣减工资当作赔偿,只是她的主管许多不公平的行为中的两项。丽芳每天祷告:“上帝啊,请帮助我。在这位上司手下工作实在太辛苦了,但我需要这份工作。”

公义的上帝

莱恩在青少年时期母亲就因癌症去世,这使他无家可归,也很快辍学了。他感到绝望,而且经常挨饿。多年后,莱恩设立一个非营利组织,帮助人们(特别是孩子们)学习种植与收割,并且教导他们用从菜园采收的蔬果预备餐点。该组织的基本信念是﹕没有人应该挨饿,而且拥有食物的人应照顾那些缺乏的人。莱恩对人们的关怀,正反映出上帝的公义和怜悯之心。

隐藏的罪

一名窃贼潜入一间手机维修店,敲破展示柜的玻璃,然后开始把手机和值钱物品塞进袋子里。他用纸箱盖着头部,遮掩自己的面孔,以免被监视摄影机拍到。但在行窃的过程中,纸箱稍微歪了一下,露出他的面孔来!几分钟后,店主看了这起窃案的录影画面,立即报警。没多久,他们便在附近一间商店外面,将窃贼逮个正着。这个窃贼的故事提醒我们一件事,所有隐藏的罪有一天都会被揭露。

赐自由的上帝

在美国总统林肯解放黑奴,南军已经投降的两年半之后,德州仍不承认奴隶拥有人身自由。直到1865年6月19日,联邦将军戈登‧格兰杰(Gordon Granger)率军进抵德州的加尔维斯顿岛,并要求释放所有被奴役的人。想像一下,当奴隶们身上的锁铐断开,这些被奴役的人们听到获得自由的宣告,是何等震惊和喜悦。

合城喜乐

在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总决赛中,法国对上阿根廷,许多人称这场传奇的比赛为“世界杯史上最伟大的比赛”。延长赛结束时,比数定格在3比3,于是,两队进入PK赛(互射点球)。在阿根廷队成功射入致胜的一球后,举国欢腾,上百万的阿根廷民众涌入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这喧闹、快乐的景象由无人机拍摄下来,社群网站也不断地转发。一位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描述,整座城市都沉浸在这兴奋欢乐的情绪之中。

天上的主人

新加坡人力部于2022年宣布,所有在新加坡工作的外籍家庭女佣,每个月必须至少获得一个休息日,而且雇主不能用金钱补偿而不让家庭女佣放假。然而,许多雇主却担心家庭女佣一放假,家人就缺乏照顾。虽然可以通过其他的安排来解决照顾家人的问题,但许多雇主认为家庭女佣不需要休息日,这样的想法显然不那么容易改变。

评价与怜悯

如果送餐员给你送外卖迟了,你可以用手机给他打一星评分。如果那家店的店员对你很不客气,你可以写一则负面评论。智能手机不但能让我们在线上购物,与朋友保持联系等,还能让我们公开地彼此评论,但这可能有点问题。

见证人

美国诗人亨利·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1807-1882年)在他的一首诗中,描述了一艘沉没的奴隶船。他写下“锁链上的骷髅”这句话,哀悼奴隶制度下许许多多无名的受害者。诗歌最后一节说:“这些是奴隶的苦难,他们从深渊怒视;从不知名的坟墓里哭喊,我们都是见证人!”

坚持不懈

在1917年,一名年轻的女裁缝被纽约市知名的时尚设计学院录取而感到惊喜不已。然而,当安·洛薇(Ann Lowe Cone)从佛罗里达州来到学校注册时,院长却不欢迎她,并对她说:“恕我直言,我们不知道你是黑人。”但洛薇不愿离去,她轻声向上帝祷告:请让我留在这里。最后,院长看到了她的坚持,于是让她留下来,但附带条件是她不能与白人学生一起上课,只能打开教室后门让她旁听。

不怕麻烦

一天,一位六年级的女学生发现一位男同学用一把小剃刀割伤自己的手臂。为了不让男同学继续伤害自己,她拿走对方的剃刀然后扔掉。但没想到,她没有受到表扬,反而被令停学十天。为什么呢?因她曾经持有那把剃刀,虽然只是很短的时间,但这在学校是不被允许的。有人问她,如果早知如此,是否还会这样做,她回答:“即使我因此遇到麻烦……我还是会这么做。”这个女孩试图帮助别人,却给自己带来麻烦(还好她的停学处分后来被撤销)。我不禁联想到,耶稣为要救人,也让自己惹上麻烦,冒犯当时的宗教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