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天 期盼救主的拯救
读经:路加福音1章68-75节
路加福音1章68节:主以色列的上帝是应当称颂的,因祂眷顾祂的百姓,为他们施行救赎。
在日复一日、重复单调的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期待某些事物的出现能打破现有生活框架,给你带来更新和改变?
今天的经文是祭司撒迦利亚在圣灵的感动下发出的赞歌,预言上帝将差遣救主耶稣基督,而他的儿子施洗约翰将成为救主的先锋。这是何等震撼的预言!在数百年的外族统治下,他们一直渴望上帝实现祂的应许,差派救主来拯救他们,如今这一切将要成为现实,他们的心必定满怀期待。
上帝在历史中一直信守祂的应许,祂的救赎计划从未停止。救主的降临是上帝对祂百姓的眷顾,是祂对亚伯拉罕誓言的实现。这拯救对外是要救以色列人“脱离仇敌和一切恨我们之人的手”(71节);对内是“向我们列祖施怜悯,记念祂的圣约”(72节)。上帝彰显祂对我们的爱并重建与我们的关系。当我们“从仇敌手中被救出来”(74节),也期望我们“可以终身在祂面前,坦然无惧地用圣洁、公义事奉祂”(75节)。
耶稣今天仍是世人的救主,我们今天面对的“仇敌”,可能是生命中缠绕我们的罪、生活中的压迫、被不公地对待、身体或人际关系上的问题。你仍期盼上帝会把你从这些“仇敌”中拯救出来吗?或是你已经历过祂的拯救?你有继续以圣洁、公义来事奉祂,活出蒙救赎的上帝子民应有的样式吗?
现在是将临期,正是提醒我们要再次仰望救主的时候。上帝是守约、信实、持续施行拯救的主,我们是否渴慕救主的来临和拯救?我们有否如撒迦利亚一样,赞美祂的信实和拯救?
作者:陈保焜 (传道)
反思:当你再次想到耶稣就是那降临在世的救主,你是否仍渴慕和期待祂继续在你生命中动工和施行拯救?你生命中有什么“仇敌”是想耶稣救你脱离的吗?
祷告:亲爱的天父,感谢祢在历史中信守祢的应许,并在将临期提醒我们预备心灵,记念耶稣的到来。感谢祢的拯救,愿我每一天都能坦然无惧地事奉祢,活出圣洁公义的生命。
第1天 崭新的开端
耶利米书33章15节:当那日子,那时候,我必使大卫公义的苗裔长起来,他必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
我大儿子今年快要升中学,是否能上心仪的学校还未确定,但他已经迫不及待地畅想中学的生活。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要开学的雀跃心情。新的教室好像都更明亮,新的书本散发着淡淡油墨香。我会购买新文具,剪个新发型,把自己变得焕然一新,就等那一天的到来。无论上年成绩好不好,或是有什么糗事发生,都可以归零,有机会重新来过。
对于身处极荒凉境地的以色列人,自己都说自己是“荒废无人民无牲畜之地”(耶利米书33章10节),审判他们的上帝却应许,在这废墟中他们将有一个崭新的开端。上帝藉着先知耶利米的口提醒他们,将他们的目光引向“那日子”。这是一个起死回生的应许,上帝将人悖逆的罪债一笔勾销,并栽种新的盼望——大卫公义的苗裔(15节)。
“那日子”是恩典的日子,上帝自上而下主动介入,担当祂子民的软弱,成为祂子民的公义。“那日子”是庆贺的日子,上帝应许的恩言邀请我们进入前所未有的医治和平安,丰盛和繁荣。“那日子”是恢复的日子,上帝的公平和公义要掌权,使万物的秩序复原,人心归回起初的爱。“那日子”指向当年的伯利恒野地,天使报出大喜的信息,“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路加福音2章10-11节)。“那日子”也伴随着“主耶稣啊,我愿祢来!”(启示录22章20节)的回响,在时空中向我们日渐走来。
看哪,日子将到!上帝的话好像平地惊雷,唤醒那些得过且过,对未来没有什么期待的人,也警示那些忙忙碌碌,埋首为自己计划筹谋的人。将临期是一个好的时机,打破我们旧有的惯性,在我们的生命中划下新的开端,让我们抬头仰望、迎接、赞叹上帝更新的工作。
作者:胡婧 (传道)
反思:你生命中的荒凉之处是什么?上帝应许的恩言如何带给你新的盼望?
祷告:在叹息劳苦的等待中,主啊,让我们的心期盼祢应许的恩言成就,就是祢必再来,要将一切更新。奉主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来,歇一歇
面对生活的忙碌与愁烦,如何静候主前、重新得力呢?
再次兴起
读经:箴言24章15-18节
义人虽七次跌倒,仍必兴起。—箴言24章16节
美国的奥运选手莱恩 · 霍尔(Ryan Hall)是全国半程马拉松的纪录保持人。他以59分43秒跑完21公里的赛程,这使他成为美国首位不到一小时就完成比赛的运动员。虽然霍尔品尝过破纪录的喜乐,但也体会过无法完成比赛的失望。
尝过了成功与失败的滋味,霍尔将他的坚持归功于他对耶稣的信靠。箴言24章16节是他最喜欢的经文之一,常使他得着鼓励和提醒:“义人虽七次跌倒,仍必兴起。”这句话也提醒我们,义人──信靠上帝、与上帝建立关系的人,仍会遭遇患难和困苦。然而,当他们在困难中不断地寻求上帝时,上帝会信实地赐给他们力量,使他们再次兴起。
你最近是否历经极深的失望或彻底的失败,感到自己再也无法站起来?但不要灰心!圣经鼓励我们不要倚靠自己的力量,反倒要持续地信靠上帝和祂的应许。当我们全然信靠上帝,圣灵会赐给我们能力去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困境,从看似微小到重大的层层关卡,祂都会帮助我们度过!(哥林多后书12章9节)
作者:夏莉珊
反思:当运动员失败时,你观察到他们脸上有怎样的神情?那么当你自己经历失败时,你将如何重新找回力量?这样的经历如何帮助你勇敢地面对当下的挑战?
祷告:天父,在我每次面对考验和失望时, 谢谢祢总是在我身旁,赐给我安慰和力量帮助我重新站立起来!奉主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小改变大不同
读经:撒迦利亚书4章4-10节
谁藐视这日的事为小呢?—撒迦利亚书4章10节
“我有资格参加奥运比赛吗?”一位大学游泳选手担心自己的速度太慢了。但负责泳队的数学专家小野健(Ken Ono)教授研究她的泳技后,发现能帮助她加速整整六秒,这短短六秒在国际比赛中,足以带来不同的结果。小野健在这位选手的背上安装传感器,然后他并没有要选手做出重大改变以提高速度。他只是找出需要矫正的细微动作,若能做些改变,游泳选手就会游得更快,进而取得胜利。
在属灵方面,一些微小的修正也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先知撒迦利亚对那些被掳归回的犹太人,也教导了类似的原则。那时他们与犹大省长所罗巴伯一起重建上帝的圣殿,面对重重困难。先知鼓励他们:“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撒迦利亚书4章6节)
如撒迦利亚所宣告:“谁藐视这日的事为小呢?”(10节)那些被掳归回的犹太人担心,重建后的圣殿比不上所罗门王昔日所建的圣殿。但就像那位游泳选手接受指导,纠正一些小动作后赢得奥运奖牌那样,所罗巴伯的团队也认识到,如果我们微小的举动能荣耀上帝,那么倚靠上帝的帮助去做微小但正确的事情,也能带来胜利的喜悦。倚靠上帝,小改变就会带来很不同的结果。
作者:雷翠霞
反思:在观赏奥运会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要改变自己的哪些坏习惯?哪些显而易见的行为导致了你的灵命消沉?哪些小而细微的改变帮助了你的灵命成长?
祷告:亲爱的上帝,请指教我要作出哪些微小而美好的改变,好使我能为了祢,生命得到更新,与以往大不相同。奉主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让我们跑完吧!
读经:传道书4章9-12节
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若是跌倒,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传道书4章9-10节
在2016年里约奥运5,000公尺的赛跑中,有两位运动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比赛进行到大约3,200公尺,新西兰选手妮基·汉布尔(Nikki Hamblin)与美国选手艾比·达戈斯蒂诺(Abbey D’Agostino)碰撞跌倒。艾比虽然很快就站起来,但她却停下脚步扶起妮基。这两名跑者重新起跑不久之后,艾比就因为右脚在跌倒时受伤,而一拐一拐地前进。这时候,换成妮基停了下来,鼓励她的伙伴完成赛跑。当艾比终于蹒跚地跨过终点线时,妮基在那里等着拥抱她。如此互相鼓舞的画面,多么美好!
这件事让我想起圣经中的一节经文:“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若是跌倒,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没有别人扶起他来,这人就有祸了!”(传道书4章9-10节)我们就好比参加属灵赛跑的选手,我们需要彼此,也许还远胜于此,因为我们并不是互相竞争的对手,而是隶属同一队伍的成员。有时是我们跌倒,需要同伴扶持;有时是藉由我们的代祷或陪伴,让同伴得到鼓励。
属灵的赛跑不应孤单独跑。上帝是否正带领你成为别人生命中的妮基或艾比呢?让我们响应圣灵的感动,与身边的伙伴一同跑完这个赛程吧!
作者:谢葆芳
反思:回忆自己失败软弱的经历,是谁扶持你重新站立起来?你可以怎样成为他人的支持者?
祷告:亲爱的主,谢谢祢让我在人生旅程中,有主内同伴扶助前行,求祢让我也同样能鼓励同伴。奉主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感恩的心
除了这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与上帝吗?—路加福音17章18节
牙买加田径运动员瀚思勒 · 帕克门特(Hansle Parchment)陷入了困境。在参加东京奥运会半决赛时,他搭错巴士去到别的赛场,几乎无望准时抵达举办田径赛事的体育场。但幸亏他遇见了担任奥运志工的河岛缇亚娜(Trijana Stojkovic),河岛缇亚娜给了他一些钱转搭出租车,使他能及时赶上半决赛,最后还赢得110公尺跨栏比赛的金牌。后来,他回去找河岛缇亚娜,感谢她的热心帮忙。
在路加福音17章,我们读到一个撒马利亚的麻风病人回来感谢耶稣医治了他(15-16节)。那时,耶稣走进一个村子,遇见了十个麻风病人。他们都请求耶稣医治,也都经历了耶稣的恩典与大能。这十个人都很高兴自己得到了医治,但却只有一个人回来向耶稣表达谢意。这人“回来大声归荣耀与上帝,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祂”(15-16节)。
每一天,我们都以各种方式经历上帝的赐福。有时候,可能是很戏剧性的,像经历了长时间的苦难后祷告蒙应允,或在急难中得到陌生人及时伸出援手。有时候,上帝可能用很普通的方式赐福我们,例如:美好的天气使我们得以完成户外活动。无论如何,让我们记得感谢上帝,就像那位撒马利亚的麻风病人一样,因为上帝以恩慈待我们。
作者:谢葆芳
反思:在这个奥运会的季节里,你想到自己有哪些事可以感谢上帝?你如何培养一颗感恩的心?
祷告:亲爱的上帝,祢一直对我如此恩慈。今天我要为________向祢献上感恩。奉主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在我身边
读经:诗篇118篇1-6节
有耶和华帮助我,我必不惧怕。 —诗篇118篇6节
奥运选手加比 · 道格拉斯(Gabby Douglas)身材娇小,她在2012年伦敦奥运得到两面金牌之后,作了这样的宣告:“上帝永远不会让你失望,祂永远都在你身旁。”
有时候,运动员做出这种声明可能会引起误会,被曲解为:“如果我在运动场上和你竞争,而我有上帝的帮助,那么我绝对不会输。”但是,如果我们看看诗篇118篇5-6节,就可以明白道格拉斯那句话的真正意义。诗人写道:“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祂就应允我,把我安置在宽阔之地。有耶和华帮助我,我必不惧怕。”
在现代中文修订版圣经中,将“有耶和华帮助我”翻译为“上主与我同在”。这个意思是指当困难来临时,这位满有怜悯,以及慈爱永远长存的上帝(4节),永远会关心我们,提供我们所需的保护。
我们不需要成为一位奥运选手才能体会和感谢上帝的关爱。当经济不景气、财务出问题,以及我们所重视的关系破裂时,这种关爱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身为一个基督徒我们应该知道从哪里寻求帮助。“有耶和华帮助我,我必不惧怕。”
作者:白德夫
反思:你认为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会面临哪些挑战?他们依靠什么来克服这些挑战?这让你想起了自己人生中的哪些经历?你将如何倚靠上帝的帮助?
祷告:天父,感谢祢在每个困难和挑战中都与我同在,我深信祢永远不会让我失望,祢的爱和关怀永远与我们同在,除掉我们的焦虑和惧怕,勇敢地去回应祢的呼召。奉主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永恒的奖赏
操练身体,益处还少;惟独敬虔,凡事都有益处。—提摩太前书4章8节
乌克兰体操选手拉里莎 · 拉特尼娜(Larisa Latynina)曾创下18面奥运奖牌的纪录,分别赢自1956、1960和1964年的奥运。这个维持了48年的纪录,终于在2012年伦敦奥运时,被迈克尔 · 菲尔普斯以4×200米自由泳接力赢得第19面金牌时打破。《国际体操》杂志曾表示:“拉特尼娜彷佛在历史的洪流中消失了。当苏联解体时,我们就把她遗忘了。”
使徒保罗提醒我们,有时候所付出的努力是会被遗忘的。当运动员致力于操练身体,他们努力换来的是至终会毁坏的奖牌(哥林多前书9章25节)。但随着时间的消逝,不只奖牌会毁坏,人们对于这些丰功伟业的记忆也会逐渐模糊、淡忘。如果运动员可以为了获得世上的奖赏而作出这么大的牺牲,且这些奖赏终究会被遗忘,那么基督徒们应该付出多少代价,来赢得不会朽坏的冠冕呢?(提摩太前书4章8节)
运动员的牺牲和决心换来的是奖牌、奖杯以及奖金。但我们的天父对于遵守祂诫命的孩子,给予的奖赏是远超过这一切的(路加福音19章17节)。
这位先爱我们的上帝,永远不会忘记我们因爱祂所做的服事。
作者:邢一帆
反思:为什么运动员的丰功伟业会逐渐被淡忘?生命中不会朽坏的冠冕是什么?这提醒你如何设置自己的人生目标?
祷告:亲爱的天父,感谢祢赐给我生命,求祢帮助我明白世上的成就和奖赏是如此易于朽坏和被遗忘,帮助我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寻求那些具有真正永恒价值的事物。奉主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正确的焦点
要因你们的名记录在天上欢喜。—路加福音10章20节
我认识凯华一年多了。他是我们教会小组的成员,在每周的小组聚会中,大家会彼此分享对上帝的认识、对圣经真理的体会。在某一次的聚会中,凯华不经意地提起自己曾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那天晚上,他说得如此随意,以至于我差点就忽略了。差点。看哪!我发现自己竟然认识了一位进入铜牌战的奥运选手!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之前对此绝口不提,但对凯华来说,虽然他在体育运动方面的成就是他生命中很特殊的经历,但他生命的中心却是更重要的事,那就是他的家庭、他的族群,以及他的信仰。
路加福音10章1-23节的记载,描述了什么才是我们生命的中心。耶稣差遣七十二人去传讲上帝的国度,他们回来之后便欢喜地对耶稣说:“主啊,因祢的名,就是鬼也服了我们”(17节)。虽然耶稣确认祂赐予了他们强大的能力,并且保护他们,但他们却将焦点放在错误的事情上。耶稣强调,不要因鬼服了他们就欢喜,而是要因他们的“名被记录在天上欢喜”(20节)。
无论上帝让我们有什么样的成就或才干,最值得高兴的应该是我们把生命的主权交给了耶稣,我们的名字被记录在天上,并且每天能享受耶稣的同在。
作者:洪可婷
反思:奥运会对许多人来说确实是一次殊荣,但为什么这位小组成员却轻描淡写自己的经历?他生命中看为首要的是什么?你是否愿意将焦点转向有永恒价值的事情上呢?
祷告:亲爱的天父,感谢祢将我的名字记录在天上,我要因认识祢而欢喜快乐。奉主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每月主题 圣灵的果子:活得自由
信主的人常常在“顺着圣灵而行”与“放纵肉体情欲”之间苦苦挣扎。只有两个方法能解决这个难题。第一个是与基督同死,并与上帝同在;第二个是放弃挣扎,向肉体情欲屈服,而我们必须避免选择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