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十二月 2021

相互劝诫

 
总要……天天彼此相劝,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希伯来书3章13节

 
大卫与拔示巴通奸,大卫身边的仆人是知情的,但无人敢进谏。后来,大卫蓄意谋杀拔示巴的丈夫乌利亚,大卫手下的元帅约押非但没有劝阻,反而遵照大卫的命令,故意派乌利亚到危险之处,使他被杀。最后,先知拿单奉耶和华的差遣,冒着被处罚的危险去找大卫,先用巧妙的比喻引导大卫看到罪的可怕,再当面谴责大卫犯了罪,才促使大卫悔改(参见撒母耳记下11章1节至12章23节)。

 
虽然我们已经信主,但我们仍会犯罪,有时甚至像大卫一样执迷不悟、一犯再犯。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光靠自己读经祷告,而是需要别人的指正、代祷与帮助。

 
然而,倘若我们离群索居,或者只与别的信徒保持肤浅的关系,那么当我们需要被劝诫的时候,身边可能连一个敢开口的人都没有。毕竟,正如杨宁亚牧师所说,“要当拿单并不简单,劝诫别人是很麻烦的事,会有受伤的危险(劝诫不被接受时,就有可能破坏彼此的关系)”。唯有那些对我们的为人和生活都十分熟悉,又真心爱我们的人,才能及时发现我们偏行己路,并且有勇气指出我们的罪。

 
但愿我们都能在所属的基督徒社群中与他人深入交往,建立紧密、相爱的关系。当我们跌倒的时候,会有像拿单一样有爱心又有智慧的人来劝诫我们(参见歌罗西书3章16节),鼓励我们悔改,再扶起我们(参见传道书4章10节),一同继续奔走天路。当别的弟兄姐妹犯罪时,我们也能够鼓起勇气,像拿单一样用爱心说真话(参见以弗所书4章15节),藉着祷告和关爱挽回对方。
 

想一想

哪些人是你生命中的拿单?他们如何帮助你离弃罪恶,回转向主?你如何能向其他人展现爱与耐心,使他们信任你,愿意听你的劝诫呢?
 

 

祷告

天父啊,求祢帮助我和身边的弟兄姐妹紧密连结、相互信任,好叫我们能彼此相劝、一同长进。奉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上一篇:彼此宽容


 

 

回主页


 

 

下一篇:互相勉励


 

彼此宽容

 
凡事要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以弗所书4章2节,和合本修订版

 
美国文学经典《大亨小传》(The Great Gatsby,又译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开头的这句话曾打动千万人的心:“每当你想批评人的时候,要记得,世上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样拥有许多优势。”

 
我们什么时候会想批评别人?往往是我们认为别人做得不好,并且认为自己实际上或有可能做得比他们好的时候。然而,我们之所以成为今天的自己,不仅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后天环境的塑造。比方说,与天生就是慢性子的人相比,急性子更容易在言语上冒犯别人;在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的人,在遭受反对时更倾向于反击而非心平气和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老实说,很多缺点不是想改就能轻易改正的,哪怕是在我们真诚地跟随耶稣之后,它们可能仍然会长时间缠绕着我们。因此,只要我们与其他弟兄姐妹靠得够近,我们就必定会被彼此的缺点所困扰、伤害。

 
然而,正如马太・默克(Matt Merker)在《共同敬拜》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上帝随自己的意思把肢体俱各安排在身上”(哥林多前书12章18节),我们与特定的信徒聚集在一个教会里,并不是巧合。所以,我们“最好不要再抱怨他们的缺点,而是要用行动去爱他们”。毕竟,他们也正在为我们做相同的事。

 
你可以如何以行动去爱身边的弟兄姐妹呢?让我们成为一个温柔的群体,彼此宽容,让身在其中的人能够放心地承认并正视自己的缺点。这样,我们就能一同谦卑地寻求耶稣的帮助,好让祂能修复、医治我们。
 

想一想

你上一次被别的弟兄或姐妹激怒是什么时候?假如同样的事情再发生一次,你会如何作出反应呢?
 

 

祷告

天父啊,求祢赐我一颗温柔忍耐的心,好让我身边的弟兄姐妹在我身上看见祢的爱。奉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上一篇:保持合一


 

 

回主页


 

 

下一篇:相互劝诫


 

庆祝多元合一

在2019年,某一所高中的毕业典礼上,有608名毕业生准备领取毕业证书。校长对学生们说,当他念到某个国家时,就请出生在该国的学生站起来。于是,他一一唱名:阿富汗、玻利维亚、波斯尼亚⋯⋯。校长念了60个国家,直到所有学生都站了起来,大家都一同欢呼!一所高中,60个国家。

一起聚会

我父亲是美南浸信会的牧师,身为长子,从小到大,每个星期天我该做的事都很明确:我必须要去教堂。有例外吗?除非是我发高烧了。但其实我很喜欢到教堂去,甚至有几次真的发烧不退,我还是去了。然而,现在世界已经改变了,定期到教堂参加聚会的人数不再像以前那么多。当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为什么?答案有很多,而且形形色色。对于这些答案,作家凯瑟琳·诺里斯(Kathleen Norris)引用一位牧师的话做出回应。这位牧师说:“为什么我们去教堂?我们去教堂是为了服事其他人,在那里可能有人需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