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  苦难

安全堡垒

我们几兄弟在西维吉尼亚州长大,住家就在树林覆盖的山坡上,繁茂的林木让我们充分发挥了想像力。那些在故事和电影里的场景,像泰山在藤蔓上晃荡,或是像《海角一乐园》里罗宾森家族的树屋,我们都玩得不亦乐乎。我们最喜爱的是建造堡垒,然后假装自己已安全不受攻击。多年后,我的孩子们也用毛毯、床单和枕头来建造自己的“安全堡垒”,抵御假想的敌人。看来,想要一个安全的藏身处,实在是人的天性。

有把握的盼望

在1940年代日本侵华时期,华理士(William Wallace)医师到中国梧州从事医疗宣教。当时,他是思达医院的负责人,为了避免步兵不定时的攻击,他要求医院将他的医疗设备搬上驳船,成为往返河面的行动医院,继续救治民众。

陪儿拔牙记

我真没想到,在牙医诊所竟能深刻体会天父的心情,但我确实经历到了。那天,我陪10岁的儿子去看牙医,他有颗尚未脱落的乳牙下面长出恒齿。除了把乳牙拔掉之外,别无他法。

爱心疲乏

安妮.法兰克(Anne Frank)所写的《安妮日记》闻名于世,日记描述她跟家人在二战期间躲藏两年的生活点滴。后来,她被关进纳粹集中营,与她同在一起的人说:“她从未停止为人流泪!”对所有认识她的人来说,有她在身边就是一个祝福。因此,有位学者认为,安妮始终未曾“爱心疲乏”,意即她对人没有失去怜悯的心。

你曾经历

有时候,人生的旅程极度艰难,让我们无法承受,黑暗似乎没有尽头。我们家也曾面临这样困难的景况,那时我的妻子在一天早上的灵修时,有了这样的领受:上帝要我们在顺境时,仍然谨记在此逆境中所学到的功课。

旅途力量

描述基督徒生活的经典寓言故事书《稳行高处》,是以哈巴谷书3章19节为蓝本。故事描述主角“惊恐小姐”追随大牧者的旅程,但惊恐小姐因害怕而要求大牧者背着她前行。

朋友的安慰

有一位母亲写道:有一天,她年幼的女儿放学回家时,下半身沾满了烂泥巴,把她吓了一大跳。她女儿解释说,她朋友不小心滑倒掉进泥坑里。当另外一位同学去找人来帮忙的时候,她女儿不忍心看到朋友抱着受伤的腿独自坐在那里,于是就走过去和朋友一起坐在泥坑里,等老师过来。

痛苦中的平安

在我学习倚靠上帝忍受身体的长期疼痛时,小小的挫折都会让我感觉有如强敌重击。有时是右边被刺一下,有时是从背面被猛推一把,或一拳正中鼻心。每逢这些时刻,我的力量消退,又无法立即得到解脱,逃走躲开似乎是个好主意。但我无法躲避身上的疼痛,也不能改变我的处境,更不能无视我心中的情绪,只好慢慢学习倚靠上帝,让祂带领我度过。

辽阔之地

贾艾梅(Amy Carmichael,1867-1951年)以营救印度孤女并让她们展开新的生活而知名。在这项让她精疲力尽的事工中,也有她所说的“异象时刻”。在她的一本著作中曾经提到:“在忙碌不堪的一天当中,上帝却让我们能瞥见祂所应许的『辽阔之地』,扣住了我们的心弦,使我们为之驻足。”

在风暴中

狂风呼啸,电闪雷鸣,巨浪猛击,我以为自己就要没命了。那天,我和祖父母划船到湖中钓鱼,但我们待得太晚,太阳一下山,就突然来了一场暴风雨,迅速冲击我们的小船。祖父要我坐在船头,以防翻船。那时,年仅十四岁的我,心中虽充满恐惧,但不知为什么,我开始向上帝祷告。

要到几时呢?

在路易斯.卡罗(Lewis Carroll)的经典作品《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问道:“永远是多久?”白兔先生回答她:“有些时候,只是一秒。”

看见奇妙

我们有些人只是看到这个世界这里不好,那里出错,但《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德威特·琼斯(DeWitt Jones),却用他的专长来颂扬这世界的美好事物。他等候和观察,直到光影或角度的改变,突然呈现那一直存在但不受人注意的奇妙景象。他用相机在人群与自然界当中,寻找美丽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