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  友情

征服大山

你可能曾经看过或听过类似这样的话:“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这句话说得很好,不是吗?但有没有可靠的研究能证明这句话不只好,而且还相当正确呢?

何等良友

母亲和桑杰太太是要好的邻居,也是友好的竞争对手。我们两家的后院刚好相对,每周一她俩都会比赛,看谁先把洗好的衣服晾在户外的晾衣绳上。有时母亲会说:“她又赢了!”但下周一可能就是母亲获胜!两人都很享受每周一次的友谊赛。在共享后院小巷的十多年里,她们也分享了彼此的生活智慧、经历和期望。

孤寂者之友

荷莉·库克(Holly Cooke)因工作而移居伦敦,在那里她连一个朋友也没有,每到周末就觉得凄凉冷清。根据一项全球性调查显示,伦敦是最容易感到孤独的城市,有55%的伦敦居民说他们感到孤独,相形之下,邻近的葡萄牙里斯本只有10%的居民有孤寂感。

在基督里深交

在英国剑桥大学基督学院的礼拜堂里有一个石碑,是纪念两位17世纪的医生,约翰•芬奇(John Finch)与汤玛士•贝尼斯(Thomas Baines)。芬奇与贝尼斯被人称为“形影不离的朋友”,他们一起做医疗研究,在公务行程上也结伴同行。当贝尼斯于1680年过世时,芬奇为彼此间长达36年“从不间断的灵魂契合”而哀悼。他们的情谊具有丰厚的情感、忠诚与承诺。

最好的朋友

我和一位老朋友已经好几年没有见面了,但我知道,在这段期间,他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并开始接受治疗。有一次我刚好到他居住的那个州旅行,让我有机会再次见到他。当时,我一走进餐厅,眼泪立刻夺眶而出,他也不例外。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碰面叙旧,而此时死亡的阴影笼罩,提醒我们生命是多么短暂。我们眼中的泪水是源自这段长久友谊中深厚的爱,以及一起历险、做蠢事、一同欢笑和经历失落。这爱是如此深厚,以至于我们一看到彼此,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保持联系

麦德琳‧兰歌(Madeleine L’Engle)已经养成习惯,每周打一通电话给她的母亲。后来母亲日渐年迈,这位广受喜爱的灵修作家就更常打电话给她,麦德琳说:“我只是想保持联络。”同样地,麦德琳也喜欢她的子女以电话来维系彼此的关系。有时通话时间很长,因讨论重大问题需要解答;有时单单只是拨个电话,确认号码没换也就够了。正如麦德琳在她的一本书中(Walking on Water)提到:“孩子和父母保持联系是件好事;同样地,我们身为天父的儿女,与天父保持联系也是件美好的事。”

租借朋友!

对世界各地的许多人来说,生活变得越来越孤独。根据调查显示,自1990年以来,没有朋友的美国人增加了四倍。在某些欧洲国家,有高达20%的人口感到孤独。在日本,有些老人甚至会故意犯罪,这样他们就可以在监狱里得到其他囚犯的陪伴。

不配得的礼物

最近,我很意外地收到朋友送来的一份礼物,但我不认为自己有资格收到这么好的礼物。她送礼物给我,是因为听说我正面对一些工作上的压力。其实她所承受的压力与我一样多,甚至可能更多。她要照顾年迈的父亲、教养叛逆的孩子,还要面对不断变动的工作环境,以及紧绷的婚姻关系。我没想到她自己在困境中仍顾念着我,她这种先人后己的态度,以及这份简单而真挚的礼物,让我不禁感动流泪。

一生的朋友

英国诗人威廉·古柏(William Cowper,1731-1800年)与他的牧师──曾是奴隶贩子的约翰·牛顿(John Newton,1725-1807年)成了朋友。威廉患有忧郁症和焦虑症,数度自杀未遂。每当约翰来访,他们便会一起散步、谈论关于上帝的事。约翰认为让威廉参与有创意的工作,给他写作诗歌的机会,对威廉会有帮助,约翰因而萌生了编纂一本赞美诗集的想法。威廉贡献了多首诗歌,其中包括《上主作为何等奥秘》。即使后来约翰离开到另一间教会服事,威廉与他的友情依然坚固,他们继续经常通信,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

上帝知道

在参观画廊时,一对夫妇停下脚步欣赏一幅大型抽象画,他们注意到画作下方有打开的颜料罐和画笔。他们以为这是一幅正在进行的画作,任何人都可以随意添加几笔,于是他们涂上一些颜色之后就离开了。但其实画家是故意将这些用品摆在那里,与他的画作一起作为展示。在查看了监视器的录像后,画廊知道这是一场误会,没有对该夫妇提出控诉。

聆听与学习

在美国的一个社区,某条街道的一侧,有位屋主在院子里放了一只大型的充气白头鹰(美国国鸟),白头鹰身上还披着美国国旗。他的车道上停着一辆大卡车,车窗上有一面彩绘国旗,后保险杆上贴满爱国贴纸。在街道的另一侧,与这屋子正对面的邻居显然看法不同,他在院子里竖立好几个看板,上面的标语点出美国新闻媒体当前所关注的问题,指出社会许多不公义的现象。

永不孤单

在《经济学人》的姐妹刊《1843》,作者玛姬·佛格森(Maggie Fergusson)写道:“这种痛苦可能比无家可归、饥饿或患病,更教人受尽折磨。”她是指什么呢?孤单。佛格森记述有越来越多人感到孤单,这与个人的社会地位或经济状况无关。她用各种令人心酸的例子,来说明孤单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