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  阅读

热爱圣经

美丽的新娘挽着她父亲的手臂,准备走进教堂。但是在这之前,她13个月大的外甥会首先进场。小小的花童捧着的不是一般常见的“婚戒”,而是一本“圣经”。新娘与新郎都是爱主的基督徒,想藉此表明他们热爱上帝的话语。这个蹒跚学步的小花童没有太多分神,成功地走到了教堂正前方。只不过明眼人会发现,那本圣经的皮革封面上留下了小花童的齿痕。这是多么生动的画面,正适合说明基督徒或渴望认识耶稣的人要品尝和咀嚼上帝的话语。

紧紧倚靠上帝

四肢瘫痪的琼妮·厄尔克森·塔达(Joni Eareckson Tada)谈到了朋友蕊卡(Rika)给予她的鼓励。她强调蕊卡对上帝的信心坚定不移且久经考验,而且在长期患病、身体日渐衰弱的情况下,蕊卡也培养了极大的忍耐力。蕊卡卧病在床已超过十五年,甚至无法从房间的小窗户看见天上的月亮。但她却没有失去盼望,她依然信靠上帝,阅读并查考圣经,正如琼妮所说:“蕊卡知道如何在对抗沮丧的激战中,站立得住。”

为主发热心

第一次见到邻居亨利时,他就从随身携带的背包中,拿出一本被翻得很破旧的圣经。他双目炯炯有神,带着期盼地问我们想不想讨论圣经。我们点点头,他便翻到一些画了记号的经节。他给我们看一本笔记本,里头写满了他的看法,还说他已将别的相关信息做成了一份电脑简报。

看出图像

最近,我发现了变形雕塑的奥妙。这些艺术品在乍看之下似乎只是随意组合的杂物,只有从正确的角度观看,才能产生视觉效果。例如有件作品以一连串垂直排列的枝杆,呈现某位著名领袖的容貌。另一件作品则以许多电缆,勾划出一头大象的轮廓。还有一件艺术品是以电线连结数百个黑点,从正确的角度便可看出那是一位女士的眼睛。欣赏变形雕塑的关键在于以不同的角度观看,直到看出其中隐含的图像。

刻在心版上

在1450年,约翰尼斯·古腾堡(Johannes Gutenberg)将活字运用在印刷术上,引领西方进入大众传播时代,将学习带入新的社会领域。这项发明不仅让世界各地的人识字、读写能力获得提升,也让新的知识迅速传播,给社会、宗教各方面带来深远的影响。古腾堡制造出史上第一本印刷版本的圣经。在此之前,圣经一直是靠抄写员煞费苦心地手工誊写,并且经常得花一年的时间才能制成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