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  上帝的教义

信心的声音

她听到了噩耗,犹如晴天霹雳,不禁悲从中来,眼泪夺眶而出。脑子里盘旋着许多为什么,恐惧好似铺天盖地而来。平静的生活掀起了滔天巨浪,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生活已经永远改变了。

悲伤工厂

当了一辈子美式足球队克里夫兰布朗的球迷,我是在失望中长大的。在众多球队中,只有四队从来没有晋级到超级杯,而布朗队就是其中之一,但球迷们仍然年复一年地忠实追随。所以球迷们总是以失望收场,故此许多人就把布朗队的主场称为「悲伤工厂」。

祂在这里

在主日聚会当中,会众们全都聚精会神地聆听那位男中低音的独唱。他以圆润的嗓音唱出高登·詹森(Gordon Jensen)的一首触动人心的老歌。随着年纪渐长,好像就越能体会歌词中的真实和宝贵:「轻声呼唤祂的名,祂就在这里。」

这是什么?

我的母亲教了好几十年的主日学。有一次,她要孩子们明白上帝如何在旷野里供应以色列人食物。于是,她就做了许多类似「吗哪」的东西,就是把面包切成小块并沾上蜂蜜。她的灵感是来自圣经对吗哪的描述:「滋味如同搀蜜的薄饼。」 (出埃及记16章31节)

荣耀上帝

那天,教会来了几位新朋友。当聚会正在进行,台上牧师的讲道还未结束,此刻,我注意到其中一位新朋友突然离席,我出于关心,也很好奇,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于是也跟着她走出去。

银行里有什么?

在2009年的冬天,一架巨型客机紧急降落在纽约市哈德逊河。机长沙林博格(Chesley Sullenberger)凭着丰富的经验使飞机安全降落,也没有人伤亡。有人问他在空中面对生死关头的那一刹那,怎样能做出正确的抉择。他说:「嗯,也许可以这样说,过去42年来,我定期累积经验、知识及训练在这个储存经验的银行里。那一天,所储存的经验足够,使我能及时提取一大笔来使用。」

真正的避难所

在2014年3月,我的家乡发生一场种族冲突,逼得我父亲一家必须和其他难民一同逃往首都避难。综观历史,人常常因为家乡的动荡不安而离乡背井,前往他处寻求安全和稳定的生活。

全是祂的恩典

在人生旅途中,我们常常过于专注眼前的需要,而忘记已经拥有的一切。当教会诗班咏唱改编自诗篇103篇的诗歌:「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忘记祂的一切恩惠!」 (2节) 这让我想到,上帝不但赦免我们的罪,还成为我们的医治者、救赎者和供应者,并使我们得着饱足与更新 (4-5节) 。我们怎能忘记上帝的恩典呢?然而,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却常使我们只注意到迫切的需要、周而复始的失败,以及看似失控的情境。

庇护所

温哥华无家可归的人在晚上有了新的庇护所。当地的慈善机构「雨城住房」(RainCity Housing),为他们设计了一种特殊的长椅。这种长椅可变成临时庇护所,只要将椅背往上一掀就能成为顶棚,为睡在长椅上的人遮风挡雨。在夜里,人们很容易找到这些庇护所,因为长椅会有荧光字体显示:「这里有一张床。」

黑暗中的同在

我们的白色小猎犬蜷曲地睡在我的床脚边,那是它睡了十三年的老地方。

免付罚单

警察拦下一位妇女,因为她没有依法给年幼的女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这位警察原本应该给这名妇女一张违反交通规则的罚单,但是他却让这对母女到附近一家商店与他会面,自己掏腰包为她们买了安全座椅。因为那位母亲陷入经济困难,没能力为女儿购买安全座椅。

低落时刻

英国著名作家鲁益师与兄长华伦,曾于温雅德男校寄宿数个学期。当时的校长非常严厉,让每一位学生都吃尽苦头。数十年后,华伦写道:「虽已过耳顺之年,但每当我回忆起在校的时光,无不感到松一口气,再也没有比在温雅德的那段时期更难熬的了。」我们大多数的人都有类似的经验,回想起生命中的黑暗困顿时期,不禁庆幸那一切终于过去,总算雨过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