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查看所有

文章 灵命日粮事工

以马内利

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祂起名叫以马内利(注:就是“上帝与我们同在”的意思)。 ―以赛亚书7章14节

有一位朋友才刚结婚,就已迫不及待想当爸爸。他告诉我,他们夫妻俩正计划怀孕,并求上帝赐给他们一个孩子。虽然他太太还没怀孕,但他们早已取好了宝宝的名字

西元前735年,先知以赛亚向处在灵性低潮的犹大国发出预言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祂起名叫以马内利(就是‘上帝与我们同在’的意思)”(以赛亚书7章14节)。也就是说,在耶稣降生的730几年前,祂就已经被起名了!

我曾听说所有与圣诞相关的真理,都包含在简短的七个字里, 那就是“上帝与我们同在”。在欢庆圣诞时,我们往往倾向于关注基督成为人降生在世上,但我们更应把焦点放在祂神性的本质,也就是“上帝与我们同在。”

以马内利意味着,上帝并非与我们保持距离,坐在遥远的宝座上,祂乃是来到我们中间,与我们同在。祂以人的样子活着,过着一般人的生活。当约瑟和马利亚喊着他们儿子的名字时,这就提醒他们,“以马内利”就在他们当中,真实地与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

你孤单吗?感到害怕吗?你觉得上帝离你很远,只是目光冰冷地从远处看着你吗?圣诞的信息就是,耶稣已经降生,你再也无需独自一人。祂名为以马内利,就是“上帝与我们同在”。

以马内利―上帝与我们同在!

赏月传主爱,团圆家永在

在这中秋佳节,更多分享主爱,让人预尝耶稣基督为我们预备那永恒家园的美好。

赏月传主爱,团圆家永在

在这中秋佳节,更多分享主爱,让人预尝耶稣基督为我们预备那永恒家园的美好。

赏月传主爱,团圆家永在

学习更多

在这中秋佳节,更多分享主爱,让人预尝耶稣基督为我们预备那永恒家园的美好。

赏月传主爱,团圆家永在

点击此处

在这中秋佳节,更多分享主爱,让人预尝耶稣基督为我们预备那永恒家园的美好。[了解更多]

#未加滤镜

Instagram上有几千万的照片都标记着“没加滤镜”。来看看这个简短易读的文章,弄清楚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吧!

#自拍为何而狂

你喜欢自拍吗?请阅读这轻松,简短的小册子。内附漂亮的绘画。

要休息

作者: 杨腓力

阅读: 诗篇 46

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诗篇46篇10节

多年以前,别人寄信给我只要在几周内收到回信,他们就会很高兴了;传真机面世后,人们在几天内收到回复,他们就很满意了;而现在,随着电子邮件、简讯和手机的普及,人们往往要在当天就得到回音!

诗篇46篇10节说:「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在这熟悉的经文中,我读到两个同等重要的命令。首先,我们要休息;这项命令其实与现代生活形态背道而驰。在当今这个忙乱嘈杂的世界,我们很难有一时片刻的安静时光。休息也是在预备我们遵行第二项命令:「要知道我是上帝!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在这个抵挡上帝、拒绝福音的世界当中,我如何能腾出时间,让上帝喂养我的灵命呢?

派翠沙·汉波(Patricia Hampl)写道:「祷告就是专注于上帝,矫正我们的观点。」啊,祷告,是专注于上帝。要休息,要知道上帝是上帝。祷告的第一步就是要承认、「知道」上帝是无所不能的上帝。当上帝成为我们生命的中心,我们看待事物就会有正确的观点。祷告让我们能够向上帝承认自己的失败、软弱和不足,而祂则以无限的怜悯回应我们的软弱。

亲爱的主,帮助我安静下来,当我腾出时间向祢祷告的时候,求祢滋润我的心灵。在祷告中,上帝会安静我们的心。

孝敬父母

读经:以弗所书6章1-4节
有一宗人,咒诅父亲,不给母亲祝福。-箴言30章11节

有一个年迈的母亲,写了这样一封悲伤的匿名信:「我只有一个儿子,他会为其他人做所有事,却不愿意为我做任何事。虽然我的住家只离他八分钟的路程,他却鲜少来探望我,也很少打电话给我。」

上帝把家庭关系放在我们生命中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所以祂在十诫中的第五诫说:「当孝敬父母」(出埃及记20章12节)。表面上看起来,这是直接对子女的要求,但父母必须要做出好的榜样。当子女们看到自己的父母互相尊敬,也感受到自己被父母尊重、肯定、疼爱,更见证父母对上帝的顺服,他们就学会荣耀、尊重、顺服他们的父母。这条诫命其实是给我们每个人的。

我们当中做子女的,有多少曾对我们的父母尽到应有的孝顺体贴?我们当中做父母的,又有多少向子女活出应有的榜样?即使我们都违背了这条诫命,但耶稣在十架上的死挪去了我们的罪,祂更给我们勇气,去请求我们子女和父母的宽恕。如果今天他们已经不在人世了,我们更该藉着加强自己其他的家庭关系,来显露我们真心的悔改。

我们孝敬父母,就是尊荣天父。

子女孝敬尊荣父母,
乃行上帝眼中美事;
父母以爱告诫子女,
正是教导何所当行。

孝敬父母源自言传身教。

年老的一辈

读经:马可福音7章1-13节
(孩子们)先在自己家中学着行孝,报答亲恩,因为这在上帝面前是可悦纳的。-提摩太前书5章4节

在玛莉.派佛博士的《可以这样老去》一书中,作者拜访了一些70岁、80岁和90多岁的老人,这些人在生活中都面临着各种困难。

玛莉写道:「我想了解这些老年人。我们这个社会的组织方式,并没有照顾到老年人的生活需要。」根据她的观察,问题的根源是年轻人和老年人处在隔离的状态,其实,这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这样的社会现象并不是刻意造成的,但是多数人的确忽略,甚至逃避他们对老年人应尽的责任。在耶稣的时代,法利赛人巧妙地躲避家庭的责任。在马可福音7章9-13节里,耶稣指责他们遵行将财物奉献给上帝(他们称为各耳板)的律法,但却不愿用他们所拥有的资产供养父母,他们奉行传统却违反了当孝敬父母的诫命。

我们的孩子、工作和教会里各项活动,都可能使我们忙得团团转,但是这决不能成为我们不尽本分,奉养年迈父母的理由(提摩太前书5章8节)。当我们逐渐迈入老年时,希望我们已经为自己儿女们立下了好榜样。

爱的言语无私给予,
提供父母生活所需;
主期待祂所爱门徒,
皆按祂的教导而行。

第五诫命──当孝敬父母。

那是我爸!

读经:箴言23章15-24节
行为纯正的义人,他的子孙是有福的!-箴言20章7节

有时,你不需要当面见到一个人,只要听他孩子怎么描述他,都能知道他是位怎样的父亲。

孩子对父母的尊重程度,可以看出这些父母配得多少敬重。十诫的其中一条诫命提到要孝敬、尊荣我们的父母(出埃及记20章12节),但有多少父母有活出配得孝敬、尊荣的生活方式呢?

我无法想像,有什么是比失去孩子对我的尊重更悲惨的事。如果我的孩子因为我而感到耻辱,我会是个最丢脸的人。然而,可以让我感到兴奋不已的事,莫过于我的孩子能骄傲地向一群人指着我说:「那是我爸!」

若要检验你是不是一个被孩子尊重的父亲,一个很好的方式是自问:「我想不想让我的孩子成为和我一样的人?做我所做的事?到我所去的地方?」

父亲们,不要忘记,在现今这个道德和属灵败坏的社会里,孩子们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需要慈爱父母的专一引导和关注。

愿透过上帝力量与智慧的帮助,你能立志成为那让孩子引以为荣的父亲,让他能骄傲地对人说:「那是我爸!」

效仿上帝的父亲,
为人信实又真诚;
若他诚实也刚强,
他的子女必跟从。

为基督而活的人生是留给子女最好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