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灵命日粮

慷慨捐助

我妻子苏珊在学校的课外圣经社团服事,每周一次。最近,社团鼓励孩子们捐钱救助饱受战争蹂躏的乌克兰孩童,于是苏珊把这项捐助计划告诉我们11岁的孙女玛姬。约一周之后,我们收到玛姬寄来的一封信,里面装着美金3.45元,信上面写着:“我把自己全部的钱都捐给乌克兰的孩童,以后我还会再寄。”

除掉偶像

这查经小组中的弟兄们都已年近80,所以当我得知他们仍因情欲而痛苦挣扎时,感到非常讶异。这场从他们年少时就开始的争战,至今仍在进行。每一天,他们都立志要在这件事上坚守耶稣的教导,也在失败时祈求赦免。

喜乐地付出

凯莉的小儿子有肌肉萎缩症,在儿子将再次接受相关的手术治疗时,凯莉想藉着为其他人做点事来转移注意力,免得一直挂虑家里的情况。于是,她把儿子穿不下但保存良好的旧鞋收集起来,捐给了一个机构。她的举动带动了亲朋好友甚至邻居一同参与物资捐赠,很快地,他们就捐出了两百多双鞋子!

感谢上帝

我朋友在结束一整天医院高压的工作之后,匆忙地赶回家,希望在同样辛苦工作的丈夫下班之前,先把晚餐准备好。在过去的星期天,她煮了鸡肉,然后星期一他们把剩下的鸡肉全吃完了。接着星期二,她又煮了鸡肉,这次是用烤的。这一天,她在冷冻库里找到两片鱼排,但是她知道老公并不太喜欢鱼排。可是她一时之间无法找到其他食材,就只好做鱼排了。

上帝爱我们

或许你会觉得,脸书上竖起大拇指的点赞符号似乎一直伴随着我们。其实这个表示肯定或喜欢的符号,是在2009年左右才出现的。

干渴与感谢

我与两位朋友正要实现人生愿望清单上的一个项目──徒步穿越大峡谷。出发的时候,我们还在想所带的饮用水可能不够,结果水真的很快就喝完了。在距离峡谷边缘还有一段路程时,我们的水壶里连一滴水都没了。大家开始气喘吁吁,一边走一边祷告。然后,就在我们转过一个弯时,奇迹发生了!我们看见岩石裂缝里塞着3个水瓶,而且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知道你们需要水,好好享用吧!”我们面面相觑,无法置信,只能低声地感谢上帝,喝下几口极其渴盼的水之后,继续迈向最后一段路程。在我一生中,从来没有那么口渴、那么感恩!

基督洗净我们

我第一次短期宣教是去巴西的亚马逊森林,帮忙在河畔盖一间教堂。该地区只有少数家庭拥有净水器,某个下午我们去拜访了其中一个家庭。只见屋主将混浊不堪的水从净水器的顶部倒入,几分钟后所有的脏污杂质全被除去,流出来的是干净清澈的饮用水。看到这一幕,我联想到了被基督洁净的含义。

慷慨分享

当我与妻子卡莉完成高等教育之后,背负了几千美元的债务,我们需要以较低的利率整合债务。我们向本地银行申请贷款但却被拒绝,因为我们在那个城市生活或工作的时间都不够长。几天之后,我跟朋友达铭分享此事,他也是我们教会的长老。他在离开的时候,对我说:“我会跟我妻子提这件事。”

圣洁生活

女儿小时候喜欢把玩午餐的瑞士乳酪。她会把淡黄色的方形乳酪盖在脸上当面具,从乳酪的两个洞中露出她发亮的眼睛,说:“妈妈,你看!”作为一个年轻的母亲,那副瑞士乳酪面具总结了我对自己努力的感受──充满爱地真诚付出,但却极不完美。因为有了洞,有了缺陷,不能成为圣洁。

温柔劝导

我的教会领袖何荣和他的妻子潘梅邀我共进晚餐,这固然温暖了我的心,但也让我有些担心。因为我参加了大学里的一个查经小组,但这个小组传讲的观点与圣经中的一些教义相互矛盾。我心想:他们会因此向我训话吗?

言由心生

怎样才能戒除粗俗的言语?一所中学鼓励学生做出“不讲脏话”的承诺。学生们宣誓﹕“我郑重承诺,在我们学校的范围内,绝不说任何粗言秽语。”这是一种崇高的愿景,但我们从圣经看到,耶稣认为任何一个外在的条规或承诺,都不能改变说粗言秽语的习惯。

前辈的忠告

“我有什么遗憾?”在2013年雪城大学的毕业演讲中,《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乔治·桑德斯(George Saunders)对这个问题做出回应。他演讲的方式就像一个前辈与晚辈的对话,桑德斯与这群毕业生分享他人生中感到遗憾的一两件事,好让他们可以从他的经历中有所学习。桑德斯列举一些人们认为他可能会感到遗憾的事,比如穷困潦倒和从事一些卑微的工作。但桑德斯表示,他一点也不为这些事感到遗憾。然而,那令他真正感到后悔的,是没有善待他人,多次错过以恩慈待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