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身何处
爱尔兰诗人叶慈(W. B. Yeats)希望自己死后能被葬在本布尔本山下,这是爱尔兰西部一座宏伟的平顶山。他晚年所写的一首诗就是《本布尔本山下》,如今他的墓碑上刻着那首诗的最后一句:“冷眼观生死,骑士策马行!”
唯一的声音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召开,会后法国陆军统帅费迪南·福煦(Ferdinand Foch)沉痛地指出:“这并不是和平,只是二十年的停战协定而已。”福煦的观点与主流意见相反,主流意见认为这场可怕的冲突将是“终结一切战争的战争”。但二十年又两个月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事实证明,福煦是对的。
和平使者
诺拉参加了和平抗议活动,因为她深切觉得需要伸张正义。按照原定计划,这是一场无声的示威活动,抗议者在震慑人心的沉默中于市中心游行。不久,来了两辆巴士,从外地赶来的煽动者抵达现场,很快就爆发了骚乱。诺拉失望地离去,而原本立意良善的举措看似徒劳无功。
重生复兴
我们都知道李奥纳多.达文西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他才华卓越,横跨多个学术研究和艺术领域,缔造了非凡成就。然而,达文西曾在日记中写道:“我们过着悲惨的日子,哀哉,我们死后不会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任何关于我们的记忆。”
永恒的基业
经济大萧条时期,干旱引起的沙尘暴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在这样的时刻,堪萨斯州海华沙市的居民约翰·米尔本·戴维斯(John Millburn Davis)决定要使自己留名千古。作为一位白手起家且膝下无子的百万富翁,戴维斯可以投资慈善事业或经济发展,但他却不惜耗费钜资,请人为自己及已故的妻子雕塑十一座真人大小的石头雕像,矗立在当地墓园。
读利未记
这次的查经主题是利未记,而我跟大家坦白了一件事。我告诉查经小组的组员们:“利未记大部分的内容我都直接略过,我也不想再读关于皮肤病的条例。”
给予尊重
玛琪带了一名年轻女孩参加教会的聚会,这名女孩的穿着引人侧目。但大家应该都不会感到意外,因她是一名性工作者。女孩在座位上忸怩不安,时不时拉着过短的裙子,又刻意将双臂交叉挽在胸前。
没药的意义
今天是主显节,是纪念在诗歌《朝拜新生王》(We Three Kings of Orient Are)所描述的事件。当时,有几位外邦的智者前去朝见婴儿耶稣。这几位博学之士来自东方,不过他们不太可能是三个人。
复活之子
在美国文学家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里,描述了嗜酒如命的一群朋友的故事。他们刚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身体和心灵上都因战争而遭受伤害,便试图藉着派对、冒险活动,以及乱搞男女关系来应对创伤。他们也经常藉着酒精来麻痺痛苦,然而,没有人是快乐的。
顺从耶稣
在1951年,前苏联领导人约瑟夫.史达林(Joseph Stalin)的医生劝他减少工作量,以保持健康。但这名医生却被史达林指控是间谍,并将他逮捕。这位曾以谎言罗织罪名、逼迫多人的暴君不愿面对事实,并且以他惯用的手法除掉那告诉他事实的人。但事实不容辩驳,史达林于1953年去世。
幸运靴
当德鸣感受到他战斗靴下那令人不寒而栗的喀嚓声时,已经太迟了!他的肾上腺素飙升,本能地一跃而起。幸好,藏在地底的致命装置未被触发。后来,炸弹拆除大队从那里挖出约36公斤的强力炸药。此后,德鸣就一直穿着那双靴子,直到完全破损为止。他称那双靴子是“幸运靴”。
都是值得的!
荷妮来自一个非基督教家庭,但一家人笃信宗教,他们对信仰的探讨总是枯燥且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荷妮说:“我一直按照祷告文来祷告,但从未听见任何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