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查看所有
Philip Yancey

杨腓力

杨腓力(Philip Yancey)的多本著作皆探讨棘手问题。他自1971到1978年在《校园杂志》(Campus Life magazine)服事,后来成为全职作家。他和妻子珍妮住在科罗拉多州的长荣。

文章 杨腓力

持守信心

我们很容易把信心想像成一个神奇的方程式,以为只要有足够的信心,就能得到财富和健康,生活就会幸福美满,祷告也有求必应。但是,现实生活并不是按如此简单的方程式进行。为了证明,希伯来书的作者就以旧约中的信心伟人为例,好让读者明白,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信心 (希伯来书11章) 。

恩典救赎

有好些年,我将登山宝训 (马太福音5-7章) 视如人类行为的理想范本,一个世人永远也无法达到的标准。唉,我岂能错过其中的真义呢?耶稣说这些话,并非要让我们灰心丧志,而是要向我们显明,祂是一位什么样的上帝。

崭新的一页

关于复活节的记载,有个小细节一直让我感到很好奇。那就是耶稣为什么要将钉十字架的伤痕留下来?祂理应可以任意选择复活后的身体和样貌,那祂为何要选择一个有伤痕的身体,让人看见、让人摸着呢?

要休息

多年以前,别人寄信给我只要在几周内收到回信,他们就会很高兴了;传真机面世后,人们在几天内收到回复,他们就很满意了;而现在,随着电子邮件、简讯和手机的普及,人们往往要在当天就得到回音!

从源头开始

我家位于峡谷的小溪旁。每逢春季融雪或大雨过后,暴涨的溪水便如同滚滚洪流一般,湍急的水势曾将人溺毙。有一天,我沿着小溪往上游寻找它的源头,最终来到了白雪皑皑的山顶。在那里,融化的雪水随着地势一路蜿蜒地顺流而下,并与其他的水流汇集,最后形成了像我家旁边那样的小溪。

第一步

有一天,朋友兴奋地叫住我,花了十分钟向我描述她那一岁侄子如何踏出第一步。他会走路了!随后我意识到,周围的人听到我们的对话,可能会觉得很怪异。人会走路有什么了不起呢?

棋坛高手

高中时,我以自己的棋艺感到自豪。我加入了西洋棋社,午休时间总是可以看到我和其他书呆子一起研读《王兵开局》之类的书籍。我钻研下棋的技巧,打败许多对手,接着20多年我再没有碰过西洋棋。直至我遇到一位真正的西洋棋高手,他从高中时就已磨练出相当成熟完美的技巧,而我才真正体会到与棋坛高手下棋的感觉。虽然我可以决定棋子要怎么走,然而我的攻防策略似乎没什么太大的作用。对方高超的棋艺,使我的布局最后还是为他所用。

像我们这样的人

在19世纪末,英国宣教士威廉·克里(William Carey)觉得上帝呼召他前往印度,宣扬耶稣的福音。当时,他身边有些牧师语带讽刺地说:「年轻人,如果上帝想要拯救任何印度人,祂会自己来,不需要你和我来操心!」其实,他们忽略了上帝是要与我们同工,祂常常都会透过像我们这样的人来完成祂的事工。

坚如岩石的信仰

我的祖母和妻子的祖母都已经超过一百岁。我和祖母或她们的朋友谈话时,发现这些长者回忆往事时,都有一些共同点:他们会缅怀过去艰难的时刻。他们会述说二次大战的苦难,经济萧条的艰辛。他们感慨万千地提到那些艰难的日子,如大水漫过家园、使用建在屋外的茅厕、挑水洗衣服,或者连续几个月只吃杂粮的日子。

毫无阻隔的亲近

当约翰·甘迺迪担任美国总统时,摄影师们有时会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里,捕捉到相当温馨的画面。在总统的书桌前,内阁成员正围坐着讨论世界大事,总统两岁的儿子小约翰,则在父亲的办公桌下面,开心地爬来爬去。白宫的礼仪和国家重大的事务都与他毫无关系,他只是想亲近他的爸爸。

圆满结局


在情节安排上,圣经的结尾似乎又回到了故事的开头。上帝与人类之间的破裂关系最终得以修复,而创世记3章中所说的咒诅也得到解除。启示录中提到的生命河与生命树,乃是引用伊甸园中的景象(启示录22章1-2节)。不过,在启示录中,取代伊甸园场景的是一座圣城,里面都是敬拜上帝的人。那里不再有死亡与悲伤,在新天新地里,我们最终会有个圆满的结局。


不同眼光


我在印度时,曾与麻风病人一同崇拜。当地医治麻风病的先驱,几乎全是宣教士医生,他们不畏恶疾,与病人一同生活。因此,教会在麻风病盛行的地区特别兴旺。我也拜访了缅甸的爱滋病孤儿院,看到基督徒义工抚慰这些被病魔夺去父母之爱的弃儿。在智利和秘鲁的联邦监狱,我看到最振奋人心的崇拜。在被世人所弃绝的族群当中,那些卑微、不幸、受欺压的人心里,正是福音种子扎根生长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