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把钥匙
基廷神父(Thomas Keating)在他的一本经典著作中分享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一名教师弄丢了家里的钥匙,便蹲在草地上寻找。学生们看见老师在找钥匙都过来帮忙,但还是找不到。最后,有个比较机灵的学生问道:“老师,你知道自己是在哪里弄丢了钥匙吗?”教师回答:“当然知道。我是在屋子里弄丢的。”学生们惊呼:“那你为什么要在屋外找呢?”老师说:“很简单啊!因为这里光线比较好。”
可靠的爱
我伤心、自责、愤怒、困惑,百感交集地自问:为什么我老是想起这件事?
悲伤中有恩典
若兰在得知自己罹患罕见且无药可医的脑癌之后,藉由替重症儿童与其家人摄影留念,找到了新的盼望和目标。若兰希望藉着这样的方式,让那些家庭能捕捉到与孩子在一起的珍贵时刻。她认为:“在绝望的病榻旁,有时充满悲伤,但也有我们认为不会出现的恩典与美好时光。在最艰难的时刻,那些家庭尽管悲伤,仍选择以爱相待。”
超越认知
当丈夫得悉他会像许多人一样,因新冠疫情而将被公司解雇时,我们一时都很难接受。虽然我们相信上帝会照顾我们的基本需求,但有太多未知的因素却令我们忧心忡忡。
选择感恩
作家玛丽莲·麦肯泰尔(Marilyn McEntyre)曾分享她从一位朋友身上学到的功课:“嫉妒的反面是赞赏和感恩。”纵然这位朋友因身体残疾和长期疼痛之苦,无法以她所愿的方式发挥天赋。但在她离世前,却仍能用她独特的方式展现出喜乐的心,与他人一同感恩,让每一次与人相遇,都充满了赞赏。
像基督完全
作家凯瑟琳·诺里斯将现代完美主义与马太福音里的“完全”进行对比,她写道:“完美主义是我所知其中一个最可怕的词语。”她形容现代完美主义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使人过于胆怯而不敢承担必要的风险。”但马太福音中翻译为完全的词语,则是指成熟、完整或整全。她总结说:“要完全,就要为成长留空间,渐渐成熟到可以为别人付出。”
极大的智慧
深受爱戴的主教金口约翰(John Chrysostom)曾写道:“牧者需要极大的智慧与无数双眼睛,以便从各个角度审视心灵的状况。”这是他在谈论关怀他人心灵需要的复杂性所说的话。他强调,正因不可能强迫任何人得医治,所以要触及他人的心灵必须有极大的同理心和怜悯。
在祂怀中
一日中午,我跟姐姐以及她的孩子们共进午餐。过后,姐姐告诉三岁的外甥女安妮该睡午觉了。但安妮皱着小脸,含泪反对:“可是阿姨今天还没有抱过我耶!”姐姐笑着说:“好吧!阿姨可以抱妳。但妳想要抱多久?”安妮马上破涕为笑,开心地说:“五分钟!” 当我抱起安妮,心里感激她在不经意间提醒了我,何谓爱与被爱。有时候,我们似乎也忘了信心的道路是要我们学习经历上帝的爱,经历祂那远超过人所能理解的爱(以弗所书3章18节)。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一点,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就像耶稣所说的浪子比喻中的哥哥,拼命想赢得天父上帝的认同,却没看到祂早已将一切赐给我们(路加福音15章25-32节)。
谈论、相信、感受
作家布赫纳(Frederick Buechner)在他那本颇具影响力的回忆录(Telling Secrets)里说:“我家中有一条家规,就是不可谈论、不能相信、不能有任何感受,而不遵守这规条的人就有祸了。”布赫纳以自己的经历为例子,说明这不成文的家规就是造成家庭失常的因素。在布赫纳的家庭中,这个“规条”使他不得谈论或哀悼自杀的父亲,令他无法相信任何人,不能向人倾诉内心的伤痛。
新冠酒店
耶路撒冷的丹琳酒店(Dan Hotel)在2020年以“新冠酒店”之名广为人知。政府将这家酒店专门提供给新冠肺炎的康复者居住,使酒店成为疫情期间民众难得能聚集欢乐的场所。由于入住酒店的人都感染了病毒,因此他们能无拘无束地一起唱歌、跳舞和欢笑。这个国家虽因不同的政治和宗教团体彼此对立,局势益发紧张,但大家共同面对的这场危机,居然创造出了一个空间,让人们学习不分彼此,甚至成为朋友。
无惧的爱
有些照片实在太让人震憾而永难忘怀,这也是我看到一帧已故威尔斯王妃黛安娜著名的照片时的经验。乍看之下,不过是王妃正与一位不知名的人士握手,脸上洋溢温暖的笑容。但这张看似普通的照片,却有个非凡的故事。
医治与修复
音乐剧《大娱乐家》的插曲《从今以后》十分感人,这是主角发现自己伤害了家人和朋友,历经一番沉痛的自我觉醒后所唱的一首歌。这是一首表达喜悦的歌,欢庆回家以及发现自己所拥有的已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