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查看所有
Estera Pirosca Escobar

彭丝岚

彭丝岚(Estera Pirosca Escobar)。丝岚是位心怀世界的罗马尼亚人。她到美国念大学时,深刻体会寂寞和思乡之情,但也感受到基督徒群体对国际学生的关怀,更看到许多国际学生因受到爱心的接待而信主。现在丝岚是国际友谊组织(IFI International Friendships, Inc.)的全国禾场主任,负责协助美国IFI事工领袖推动他们在当地的事工。她和智利籍的丈夫弗朗西住在密西根州的大湍市。

文章 彭丝岚

捐得乐意

生于第三世纪的圣尼古拉斯从来没有想到,在他离世的几个世纪后,自己竟然会被人们称为“圣诞老人”。他只是一个爱上帝又真诚关心别人的人,并时常捐出自己的财物,乐意行善。据说,圣尼古拉斯知道有个家庭正陷入巨大的经济困境,于是他便在晚上的时候去到他们的家外头,从敞开的窗户掷入一袋黄金,而这袋黄金刚好就落在壁炉旁的鞋子或长筒袜中。

勇敢的行动

约翰‧哈普尔牧师(John Harper)带着六岁的女儿登上铁达尼号时,根本就不知道即将会发生什么事。然而,哈普尔牧师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他爱耶稣,而且热切期盼其他人也能认识耶稣。当铁达尼号撞上冰山之后,大量的海水开始涌进船舱,身为鳏夫的哈普尔牧师将他女儿送上救生艇之后,立即转身冲入混乱之中,拼全力抢救更多的人。据说,他一边分发救生衣,一边大声喊着说:“让妇女、小孩和未信主的人先登上救生艇。”在哈普尔牧师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仍奋力地向周围的人传讲耶稣的福音。他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好让其他人能够获救。

勉励他人

每当灾害发生时,最先上阵的救难人员都会展现出敬业的精神与无比的勇气。2001年,纽约世贸中心遭受恐怖攻击,造成数千人死伤,还导致400多名救难人员英勇殉职。为纪念这些救难人员,美国参议院便将每年的9月12日定为全国勉励日。

怜悯之心

德蕾莎修女获颁诺贝尔和平奖并不会令人惊讶。事实上,她能得到这份殊荣,是因她看顾“饥饿的、赤身露体的、无家可归的、瞎眼的、患痲疯病的、所有在社会中感到被丢弃、不被爱、不被在乎的人”,这些人是她毕生服事的对象。

永恒的眼光

朋友德琳祈求上帝赐给她的儿孙们“永恒的眼光”。她的家庭遭逢巨变,她的女儿不幸逝世。当整个家族为亲人的骤逝而悲恸不已时,德琳期盼大家不要聚焦于眼前的患难,沉溺在失去亲人的伤痛中。她希望大家把眼光放得更远,仰望慈爱的上帝,在祂里面得着满满的盼望。

主赐平安

美国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希离世前对儿子说:“我相信耶稣,祂是我的救主,我不惧怕死亡。”如此肯定的宣告反映了她坚定不移的信心。她因相信耶稣,纵使在面对死亡时,也经历到上帝所赐的平安。

天父喜乐欢唱

丹迪喜欢透过唱歌来鼓励别人。有一天,我们到他最喜欢的餐厅吃午饭,他注意到他认识的一位女服务生面带愁容,便问了她几个问题,随即轻声地唱出一首悦耳轻快的歌来鼓励她。当我们点餐时,这位女服务生笑着说﹕“你人真好,现在我的心情好多了,谢谢你!”

不以恶报恶

在1956年,吉姆‧艾略特(Jim Elliot)与另外四位宣教士,试图传福音给厄瓜多尔的华欧拉尼族人,却不幸被杀害而殉道。但接下来的事,更出乎众人的意料。吉姆的遗孀伊莉莎白带着他们年幼的女儿,与其中一位殉道宣教士的妹妹,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这杀害他们亲人的部落。他们花了好几年的时间,与华欧拉尼族人一起生活,学习他们的语言,并为他们翻译圣经。这两位殉道者的家属活出宽容与恩慈,使华欧拉尼族人相信上帝对他们的爱,并有许多人接受耶稣为生命的救主。

盼望何在?

布道家爱德华·佩森(Edward Payson,1783-1827年)的一生极其艰苦。他弟弟的离世令他大受打击;他本身罹患躁郁症,且饱受严重偏头痛的折磨;一次坠马意外使他的手臂瘫痪,后来他还差点死于肺结核。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一连串的遭遇并未让他灰心绝望。根据他的朋友透露,佩森在过世前仍满有喜乐。这怎么可能呢?

和解之门

在爱尔兰都柏林的圣派翠克大教堂内,有一扇门述说着五百多年前的故事。在1492年,巴特勒和菲茨杰拉德这两个家族为了争夺权位而起了冲突。后来冲突越演越烈,巴特勒家族躲进大教堂避难。当菲茨杰拉德家族要求停战时,巴特勒家族不敢开门。于是,菲茨杰拉德家族在门上切开一个洞,他们的领袖则冒险从洞中向对方伸出和平之手。这两个家族终于和解,从仇敌变成了朋友。

祂平静风浪

小陈拼命地向我大吐苦水,倾诉他与工作团队遇到的各种问题:意见分歧、批判态度和误解。花了一个小时耐心倾听他的担忧后,我建议说:“让我们一起求问主耶稣,在这种情况下,祂希望我们怎么做。”我们各自安静了五分钟后,竟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我和小陈都觉得上帝的平安就好像毯子一样覆盖着我们。因着经历祂的同在与引导,我们不再那么忧虑,并且更有信心面对困境。

合一

在1722年,一小群住在现今捷克共和国的摩拉维亚弟兄会基督徒,因为受到迫害,而逃到一位仁慈的德国伯爵的领地。他们在那里住了四年,人数增加至300多人。然而,他们虽然都是受迫害的难民,却没有成为互相扶持的群体,反倒充满冲突,因对基督信仰有不同的看法而导致分裂。后来,他们在祷告之后做了一个看似微小的决定,但却带来惊人的改变。他们放下歧见,转而重视他们的共同点,结果便带来了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