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愿意!
辛苦的一天终于结束了,雪莉安适地窝在躺椅上。她望着窗外,看到一对较年长的夫妇正奋力地挪动一截别人放在前院、供人免费取用的旧围栏。雪莉赶紧拉着丈夫一起去帮忙。他们一边把围栏弄上推车,走过街道,推到那对夫妇位在街角的家,一边为四人推围栏的模样开怀大笑。当他们继续要推第二截围栏时,那位太太问雪莉说:“妳愿意做我的朋友吗?”雪莉回答说:“当然愿意!”雪莉后来得知,这位越南朋友只懂一点英文,她的孩子长大了又住得远,所以她常感到孤独寂寞。
现在开始
在2017年2月底,我大姐的切片报告证实她得了癌症,当时我就告诉朋友们:“从现在开始,我得尽可能多花点时间陪伴大姐。”有些人说,我反应过度了。然而,不到十个月的时间,大姐就过世了。虽然我已经花了许多时间陪伴她,但如果深爱一个人,总还是会觉得爱得不够多,相处的时间不够长。
可以放松了!
达明走进物理治疗师的诊疗室,知道接下来必须饱受皮肉之苦。自几个月前受伤后,达明的手臂就无法自然弯曲,必须接受物理治疗。治疗师拉着他的手臂,做各种伸展、弯曲的动作,而在做了每个让达明疼痛不已的动作之后,治疗师总是温柔地对达明说:“好,你可以放松了!”达明之后回忆说:“每次物理治疗时,『你可以放松了』这句话,我至少会听到50次!”
看到什么?
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冬日,丽德站在湖边,眺望远处被白雪覆盖的美丽灯塔。当她掏出手机要拍照的时候,眼镜起了雾而朦胧一片,因为看不清楚,她便把手机的镜头对准灯塔,从不同的角度拍了三张照片。过后,她看了所拍的照片,才发现她先前把相机设定在“自拍”模式,结果拍了三张自己的照片。她笑着说:“我的焦点都是我、我、我,我看到的都是自己。”丽德的照片让我想到相似的错误:我们若只看到自己,也可能会以自我为中心,以至看不到上帝更大的计划。
无法测度的救主
去年,我和几位朋友为三位罹患癌症的姐妹祷告。我们知道上帝有医治的能力,所以我们每天祷告,求上帝治愈她们。我们曾亲眼见到上帝使人痊愈,也坚信祂能再次施行医治。在抗癌过程中,她们似乎都有好转的迹象,我们也欢欣喜乐。但到了秋季,她们全都离开人世。有人认为,这是最“终极的医治”,从某方面而言,也的确如此。但她们的离世仍让我们心痛,我们多么希望上帝在今世就医治她们,但因着某些我们无法明白的因由,神迹并未降临。
盼望何处寻
莎莎经过多年与毒瘾奋战,终于戒毒成功。为了帮助别人戒除毒瘾,她开始在所居住的城市各处,留下不具名的纸条,有时是压在汽车挡风玻璃的雨刷下面,有时是黏贴在公园的电线杆上。过去莎莎曾四处找寻能带给她希望的事物,而今她也到处留下能帮助人找到盼望的纸条,她的其中一张纸条写道:“满满的爱,燃起希望!”
十字架观点
我的同事阿唐在办公桌上放了一个8x12吋的玻璃十字架,那是和他同为癌症病患的朋友小裴所赠,为要帮助阿唐以“十字架观点”去看待每一件事。这座玻璃十字架不断地提醒他上帝的慈爱与美意。
付出时间
利玛是一位刚移居美国的叙利亚妇女,她正试着以手势及有限的英语,向她的家教解释自己为何伤心难过。她端出一盘精心制作的中东肉馅饼,眼泪从她脸颊潸然滴下。她说:“一个人。”她先指向门口,接着又指向客厅,再指回门口,嘴里发出嗖嗖的声音。这位家教把她表达的意思拼凑起来,才知道原来有好些邻近教会的弟兄姐妹,说好要带些礼物来探访利玛和她的家人。但结果只来了一个人,而那人匆忙搁下一箱东西之后,就飞快地赶去处理别的事务。然而,利玛与她的家人正觉得孤单无助,他们渴望能接触人群,并与新朋友分享他们的中东肉馅饼。
不仅等待
作者: 施安妮
阅读:使徒行传 1:1-11
我不知道在你住的地方是否也是这样,每当我打电话到维修公司,要求派人来进行维修的时候,对方总是说:「我们将于下午1点至5点之间派维修员过去。」因为不确定他们到底何时会到,我只能一直在家里等着。
耶稣告诉祂的门徒,祂很快就会离开他们,但无须久等祂就会再来(约翰福音16章16节)。耶稣复活之后,门徒都看见了祂,他们希望耶稣能在那时就在地上建立祂的国度。但是耶稣对他们说:「父凭着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时候、日期,不是你们可以知道的」(使徒行传1章7节)。门徒必须要再等一段时间。
但耶稣不只要门徒等待,更要他们「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作[祂]的见证」(8节),祂还应许圣灵要降临在他们身上,使他们有能力去做这事。
我们如今还在等候耶稣的再来。在等候的这段时间,我们靠着圣灵的能力,就能欢喜快乐地告诉人们耶稣是谁,祂藉着死而复活为我们成就的一切事,以及祂还要再来的宝贵应许。
柔声低语
一个年轻人上了飞机坐下后,便开始感到忐忑不安。他惊慌地四处张望,然后闭上双眼、深呼吸,试着冷静下来,但却徒劳无功。飞机起飞时,他慢慢地前后摇晃。走道旁坐着一位年长女士,她将手放在年轻人的手臂上,温柔地和他聊天,转移他的注意力。她低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你从哪里来?”并柔声对他说:“我们会没事的。”“你表现得很好。”这位女士可以因这个年轻人而感到烦躁或不理睬他,但她却选择用触摸和细语来安抚这个年轻人。虽然这看起来是小事,但三小时后飞机降落时,年轻人满怀感激地对她说:“真的非常谢谢妳!”
在于态度
下班后,瑞君沮丧又疲惫地开车回家。那真是很糟糕的一天,一早她就接到朋友传来一则不幸的消息。到了开会的时候,同事否决她所有的提议。当瑞君向上帝祈求时,她突然觉得最好把白天的压力放在一边,并决定带束花去探访住在照护中心的一位老姐妹,好给她一个惊喜。当这位姐妹向瑞君分享上帝多么恩待她时,让瑞君的心灵为之一振。这位老姐妹说:“我有自己的床和椅子,每日有三餐,这里的护士也会帮我。偶尔,上帝还会让红雀飞到我的窗前,因为祂知道我爱这些飞鸟,而祂也爱着我。”
一个小男婴
报纸上有一则全页广告,即刻吸引了我的目光。在淡蓝色页面的最上方,有一颗星星的轮廓剪影,页面中间则印着:“是个男婴”这几个字。
该页下方印着路加福音2章11节的经文:“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这句简洁的话——是个男婴,宣告了上帝莫大的恩典,就是救主降世成为一个婴孩。祂为什么这么做呢?
我们需要上帝差耶稣来到世上。因为我们都犯了罪,与圣洁的上帝隔绝了(罗马书3章23节)。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完全的救主与中保,让我们与上帝重新和好。唯有上帝才能恢复我们与祂自己的关系。
上帝愿意赐下耶稣。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我们(约翰福音3章16节),这样才能恢复我们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唯有耶稣才能满足上帝的要求,因祂是完美的祭物——唯有祂是无罪的(希伯来书9章11-15节)。耶稣甘愿舍己上十字架,上帝也悦纳了这一祭物,并让祂从死里复活。
因着我们的需要和上帝的大爱,上帝将祂的独生子耶稣赐给我们。今天你就可以接受这份礼物,这份白白赐给你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