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会显露
一位牧师在当地的报纸讲了这则关于自己的故事。有一次他跟一位刚认识的老先生闲聊,牧师说:「听说,你曾在一家电力公司做事。」他也说出那家公司的名字。老先生回答道:「是啊!」牧师也提到在他小时候,那家公司的电缆越过他父母的土地。老先生问了牧师的住处,当牧师告诉他地点后,老先生说:「我记得那块地,我很难将电缆警告标示牌竖立起来,因为孩子们老是把它射倒。」牧师开始面露尴尬表情,老先生接着问:「你是其中一个射击者,对吗?」答案是肯定的。
始终如一
当我在研读但以理书时,看到他原本可以很轻易地避免被扔进狮子坑里,却没有这么做而感到震惊。在巴比伦政府里,有很多人嫉妒但以理,这些对手藉着他每天恒常向上帝祷告而设下陷阱(但以理书6章1-9节)。但以理完全知道他们的诡计,他大可以转为私下祷告一个月,直等事情平静,但他并没有那样做。
转换观点
我太太习惯早起,她很享受家人醒来前那段安静的时间,并用来读圣经与祷告。最近,她如常坐在最喜爱的椅子上,眼前所见却是前一晚「某人」看足球赛时,在沙发上留下的一片狼藉。刚开始,这片脏乱使她分心,而她对我的不满也干扰了原本的温馨时刻。
祂的拣选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我常在送他们上床、盖好被后跟他们一起祷告。但有时我在祷告前,会先坐在床边跟他们聊一聊。记得我曾经跟女儿莉比说过:「如果我能够让世界上所有的四岁女孩排成一列,我会沿着队伍一个个找寻妳。看过一整排的队伍后,我会选择妳来当我的女儿。」听我这么说,莉比的脸上总会露出大大的笑容,因为她知道她是特别的。
渴望被拯救
在2013年上映的电影《超人:钢铁英雄》,以全新的角度撰写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超人故事。其中充满惊人的特效及紧凑的动作,吸引了许多民众到电影院去观赏。有些人说这部片的吸引力在于它令人惊异的科技;其他人则认为应该归功于永不褪色的「超人神话」。
不可见的世界
你知道吗?仅仅在你一只手上的微生物数目,就已超过了全球人口的总数。你是否也知道,一根针眼足以容纳数百万个微生物?如果不在显微镜下,我们是看不到这些活生生的单细胞有机体,但它们却存在于空气、土壤和水中,甚至活在我们体内。我们一直在与它们互动,即使我们完全无法感受到它们的存在。
问问作者
多年来我参加过许多不同的读书会,通常都是几个朋友阅读同一本书,然后再一同讨论作者所提出的看法。无可避免地,总有人会提出一些没人能回答的问题,接着就有另一个人回应说:「要是可以问问作者,知道他要说什么就好了。」如今,这个想法可以实现了,因为纽约市就有了这样的新趋势,而且颇受欢迎。有些作者会出席读书具乐部与读者沟通,但却索费不低。
亲近上帝
有一件事曾困扰我,就是当我越亲近上帝,就越觉得自己罪孽深重。直到某天,我察觉到我房里的一个现象,便豁然开朗了。当窗帘被拉上时,中间会留下一条小缝,而阳光就会从小缝照进房里。我仔细一看,这道光线中漂浮着许多细小的灰尘。若没有这道光,屋内看起来似乎很干净,但这道光却使这些灰尘一览无遗。
缠累
在1628年的8月10日,可说是海军史上黑暗的一天。瑞典的皇家军舰瓦萨号就是在这一天展开了她的处女航。这艘让瑞典皇家海军引以为傲的军舰,历时两年才建造完成。船舱里装饰得富丽堂皇,还备有64座大炮,却在航行了仅仅一英里的外海沉没了!究竟哪里出了问题?那是因为船只的内部结构超过其承载量,船身太重,结果让瓦萨号沉入海底。
谁的心意
在农历新年期间,我们常以「万事如意」互相祝贺。事事顺心如意当然好,但按着上帝的旨意,而非按我们的心意成就的事,才是最美好。
照镜子
请问你多常照镜子呢?有研究指出,一个人平均一天会照镜子8至10次。如果包括透过商店橱窗反射,以及用智慧型手机来照镜子的话,那么人们一天照镜子的次数可多达60至70次。
筑桥
詹姆士·密契纳(James Michener)的著作《百年风云》(Centennial),是一本描述美国西部殖民时代的历史小说。透过法裔加拿大商人帕斯其尼(Pasquinel)的角色,密契纳描写在大平原上的印第安人和城市里的欧洲白人之间所发生的故事。帕斯其尼这个粗豪的冒险家,因在迅速发展的城市和空旷的原野中来回游走,成为这两个截然不同世界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