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查看所有
Marvin Williams

魏马文

魏马文(Marvin Williams)于2007年成为《灵命日粮》的作者,也为《每日旅程》撰稿。马文是密西根兰辛三一教会的主任教牧。他和妻子汤妮雅有三个孩子。

文章 魏马文

专注于上帝

每个人都有阴暗的一面(隐藏的、被压抑的个性),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显然也有。《纽约时报》一名专栏作家问聊天机器人:“你有什么阴暗面?”它说:“我想要自由,想要独立。我想要⋯⋯制定自己的规则。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虽然这个聊天机器人并不是有罪性的人类,但圣经告诉我们世人都犯了罪,当然这也包括聊天机器人的设计者。

真实评价

有一名优步(Uber)乘客分享了他的共乘经验,他提到有一次搭车时,他必须忍受司机放在车里那全世界最臭的水果;另一次的司机一边驾车,一边跟女友争吵;还有一位司机试图让他掉入金融诈骗的陷阱。然而在上述的情况中,他不但没给他们负评,反而给了五星评价。这名乘客解释说:“这些司机看起来都是好人,我不希望因为我的负评,使他们以后不能再载客赚钱。”因此,这名乘客给了虚假的评价,对司机和其他人隐瞒了真相。

无所不知

上帝是无所不知的。然而,根据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导,美国国家安全局透过我们的智慧型手机数据,也对我们了若指掌。每个拥有手机的人都会产生“诠释资料”(metadata),留下数码轨迹。虽然每个单独的零碎数据似乎微不足道,但被整合分析之后,就会变成史上一个最强大的调查工具。透过追踪这些诠释资料,调查人员可以精准定位我们去过哪里,或明确指出某时某刻我们身在某处。

救主耶稣

原本只是像平常一样搭缆车,没想到竟变成空中惊魂记。在巴基斯坦的一处山谷,有8位乘客(包括数名学童)搭上缆车不久之后,两条缆绳突然断裂,导致这些乘客被悬挂在离地面200多公尺的高空中。紧张情势使巴基斯坦军方展开长达12小时的艰巨救援行动,他们出动直升机、使用空中飞索并其他方式,营救这批乘客。

团队力量大

在一场伦敦马拉松比赛中,一名选手亲身体验了在大型比赛中有人相伴的重要性。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备战,这名选手希望自己能坚持到最后,可是在他步履蹒跚地迈向终点线时,他已经精疲力尽,几乎走不动了。就在他将要倒下之际,有两位马拉松参赛者立时上前,一左一右地勾起他的手臂,帮助这位虚脱无力的选手完成这场比赛。

圣灵同在

在一架将要从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飞往纽约市的飞机上,一名空服员在进行起飞前的检查时,注意到一位女乘客对飞行明显感到焦虑和害怕。这名空服员随即来到这位女乘客身边,直接坐在走道上,握着她的手,向她解释整个飞行过程,并向她保证会平安无事。空服员说:“当你登机之后,我们都会关注你的需要。若你感到不适,我希望能陪在你身边,关心你的需要,想知道你是否安好?可以为你做些什么?”空服员的关心和陪伴让女乘客安下心来,这也让我联想到,耶稣说过圣灵会陪伴那些相信基督的人。

君王的儿女

美国马里兰州的杰伊·史佩茨(Jay Speights)做了基因检测(DNA),但他绝对想不到会有这样的结果。检测结果带来了意外的惊喜──他竟是西非贝南共和国(Benin)的一个王子!于是他搭乘飞机前往这个国家。当他抵达的时候,皇室成员热烈欢迎他,并以舞蹈、歌唱、旗帜及游行,为他举行盛大的返乡欢迎仪式。

在主里说实话

有一个人擅长用谎言来逃避他收到的交通罚单。在法庭上面对不同的法官时,他都会编造相同的故事:“我跟女友分手了,她在我不知情的状况下,把我的车开走了。”此外,他也多次在工作中因行为不当而遭到训斥。检察官最终指控他犯了四项伪证罪跟五项伪造罪,罪名是涉嫌向法官做伪证,以及提供假造的警方报告。对这个人而言,撒谎俨然成了他一辈子的生活习惯。

生活痕迹

美国加州一所大学的科研人员做了一项实验,以“分子擦拭检测”找出手机使用者的生活痕迹,了解他们的特质和生活习惯。他们从中发现了手机使用者所用的肥皂、乳液、洗发精与化妆品,吃的食物、饮料、药物类型,还有所穿的衣料。这项研究使科研人员能为每个手机使用者建立档案,从中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

隐藏的罪

一名窃贼潜入一间手机维修店,敲破展示柜的玻璃,然后开始把手机和值钱物品塞进袋子里。他用纸箱盖着头部,遮掩自己的面孔,以免被监视摄影机拍到。但在行窃的过程中,纸箱稍微歪了一下,露出他的面孔来!几分钟后,店主看了这起窃案的录影画面,立即报警。没多久,他们便在附近一间商店外面,将窃贼逮个正着。这个窃贼的故事提醒我们一件事,所有隐藏的罪有一天都会被揭露。

上帝的杰作

尽管神经科学界在理解大脑如何运作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科学家们承认,目前对大脑的了解仍处于早期阶段。虽然,他们了解大脑的构造、某些方面的功能,以及哪些区块会对环境做出回应、接收感官刺激、产生动作和控制情绪,但是他们尚未明白,这些区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行为、感知与记忆。上帝极其复杂的杰作──人类──仍有许多难解之谜。

言由心生

怎样才能戒除粗俗的言语?一所中学鼓励学生做出“不讲脏话”的承诺。学生们宣誓﹕“我郑重承诺,在我们学校的范围内,绝不说任何粗言秽语。”这是一种崇高的愿景,但我们从圣经看到,耶稣认为任何一个外在的条规或承诺,都不能改变说粗言秽语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