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同在
我们家有一块匾牌,上面刻着:“祷告或不祷告,上帝都同在。”以现代的角度来诠译,这句话意指:“无论是否认识上帝,祂都在这里。”
温柔触摸
保罗.班德(Paul Brand)医生是二十世纪到印度医疗宣教的先锋,他亲眼目睹人们如何将麻风病视为一种耻辱。某次看诊时,他用手碰触一个麻风病人,向他保证治愈的可能性,那病人立即泪流满面。一名医护人员向班德医生解释那病人流泪的原因,说:“这么多年来都没有人敢碰他,但你刚刚却毫不在意地触摸了他。那是他喜悦的泪水。”
耶稣的事迹
年轻的时候,我很喜欢去我家附近的那间小型图书馆。有一天,我站在适合年轻人阅读的书架前,心想自己应该能读完每一本书!我喜爱阅读,但却忘了一个重要的事实:这书架会定期增添新书。所以,即便我大量的借阅,架上的书还是永远读不完。
鼓励
在2010年有部电影《王者之声》(The King’s Speech),讲述乔治六世在兄长放弃王位之后,意外成为英国国王。在濒临二战爆发之际,政府官员因看到电台广播对人民的影响与日俱增,因此热切盼望能拥有一位极具演说能力的领导人,但国王却为着口吃的问题而苦苦挣扎。
旅途力量
描述基督徒生活的经典寓言故事书《稳行高处》,是以哈巴谷书3章19节为蓝本。故事描述主角“惊恐小姐”追随大牧者的旅程,但惊恐小姐因害怕而要求大牧者背着她前行。
来自上帝的帮助
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SOS”于1905年开始被采用,让船员在紧急情况时请求救援。这个信号在1910年“肯塔基号”蒸汽船遇难时使用而出名,船上的46人也因此获救。
悉心看顾
当儿子正匆忙赶着出门去学校时,我问他有没有刷牙。接着我再问一次,并提醒他说实话的重要性。他竟然对我温柔的警告无动于衷,甚至半开玩笑地对我说:“妈咪,妳应该在浴室装个监视器,看看我到底有没有刷牙,那我也就不敢撒谎了。”
隐藏之美
在托巴哥岛的海边,我的孩子们原本认为那里的海底不值得一探究竟,我哄了他们一下,他们才勉强穿戴潜水装备潜入加勒比海。过了一会儿,他们浮上海面时,都欣喜若狂地说:“海底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鱼!实在是太美了!我从没见过这么色彩缤纷的鱼!”
世界之光
在英国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的小教堂里,挂着一幅我最喜爱的画作。那是英国画家威廉·霍尔曼·亨特(William Holman Hunt)所彩绘的《世界之光》,画中耶稣手里提着一盏灯,正敲着一扇门。
朋友的安慰
有一位母亲写道:有一天,她年幼的女儿放学回家时,下半身沾满了烂泥巴,把她吓了一大跳。她女儿解释说,她朋友不小心滑倒掉进泥坑里。当另外一位同学去找人来帮忙的时候,她女儿不忍心看到朋友抱着受伤的腿独自坐在那里,于是就走过去和朋友一起坐在泥坑里,等老师过来。
期盼等候
在英国牛津大学,每年5月1日的一大清早就有群众聚集,为要迎接春天的到来。清晨六点,莫德林学院的合唱团便会在莫德林塔楼顶上歌唱,上千名群众在黑暗中引颈期盼,等候在歌声和钟声中迎接黎明的第一道曙光。
信心、爱心和盼望
这十年来,我的姑姑都在她家里照顾她的父亲(我的爷爷)。她在爷爷还能自理时,为他做饭、打扫,并在他健康退化之后,担任他的看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