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查看所有
John Blase

博约翰

博约翰(John Blase)。约翰在传讲上帝的信息十几年之后,决定开始写作并销售他所创作的诗集。目前他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家出版社(WaterBrook & Multnomah)担任开发编辑。尽管他住在美国西部,却仍保有南方人热情、好客的特质。他的著作十分多元,包括诗集(The Jubilee: Poems)和小说(Touching Wonder: Recapturing the Awe of Christmas)。他自称是个幸运的男人,有个美丽的妻子,还有三个长得像母亲的孩子。

文章 博约翰

我们的天父

我几乎每天早上都会背诵主祷文。我总觉得这能让我得着能力和智慧,面对新的一天。最近某一天的清晨,我只说了:“我们在天上的父”,手机就响了,把我吓了一跳,因那时是清晨5点43分。猜猜是谁打电话来?来电显示为“老爸”。我还来不及接听,电话就挂断了。我猜应该是父亲不小心按错号码了,查证之后确实如此。过后我想了一想,这只是凑巧吗?或许是,但我相信这个世界处处都有上帝的怜悯。特别在那一天,我很需要天父同在的确据。

一无挂虑

许多现代的准爸爸和妈妈都流行举办婴儿性别揭晓仪式。在2019年,美国的婴儿性别揭晓仪式更是五花八门。有人驾车喷出蓝色烟雾,表示妻子所怀的是个男孩。还有人驾驶农用喷药飞机,喷洒数百公升粉红色的水,宣布是个女孩。不过,还有一件重要事情的揭晓,与孩子们将在其中成长的世界有关。当2019年结束时,圣经软体YouVersion揭晓了年度经文,那年最多人分享、标注和收藏的,不论是在线上或是手机应用程式,均为腓立比书4章6节:“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

天父的声音

朋友的父亲最近去世了。他的父亲自生病后,病情便迅速恶化,短短几天就与世长辞。朋友和他父亲关系密切,但仍有许多想问父亲的问题、想要寻求的答案,以及还有好多要聊的话题。这么多事都还没来得及说,他父亲就离世了。朋友是一位专业的心理辅导员,明白悲伤情绪应有的高低起伏,也知道如何帮助别人度过这些惊涛骇浪。尽管如此,他还是对我说:“有时候,我真的很想听见我父亲的声音,想要听他对我说,他深爱着我。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要到几时呢?

我们到了吗?还没有!我们到了吗?还没有!这是孩子们小的时候,我们首次(肯定不是最后一次)从科罗拉多州返回阿肯色州的16小时路程中,与孩子们不断重复的问答游戏。最年长的两个孩子简直乐此不疲,要是他们每问一次,我就可以得到一美元,那么我就有一大叠美钞了。我们到了吗?这是我的孩子们反复提出的问题,而身为司机的我也有同样的疑问,而答案是,还没有!但快到了。

活着时付出

有个成功的商人在他人生的最后数十年内,竭尽所能地捐献自己的财富。这位亿万富翁为各种不同的需要捐献现金,例如:为北爱尔兰带来和平;将越南的医疗保健系统现代化。甚至在离世前,他还花费3.5亿美元将纽约市的罗斯福岛转变成一个科技中心。他说﹕“我坚信在活着的时候就应该付出,我认为没什么理由要延迟捐献……此外,生前捐献比死后赠予有趣多了。”趁你还活着的时候付出,实在是令人赞叹的态度!

一起聚会

我父亲是美南浸信会的牧师,身为长子,从小到大,每个星期天我该做的事都很明确:我必须要去教堂。有例外吗?除非是我发高烧了。但其实我很喜欢到教堂去,甚至有几次真的发烧不退,我还是去了。然而,现在世界已经改变了,定期到教堂参加聚会的人数不再像以前那么多。当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为什么?答案有很多,而且形形色色。对于这些答案,作家凯瑟琳·诺里斯(Kathleen Norris)引用一位牧师的话做出回应。这位牧师说:“为什么我们去教堂?我们去教堂是为了服事其他人,在那里可能有人需要你。”

真正的敬拜者

美国作家安妮.迪勒(Annie Dillard)终于有机会去参观伯利恒的主诞堂。在教堂内地下室的最深处,她来到一个小洞穴(或小石窟)。在这狭窄的空间里点了许多蜡烛,吊灯也照亮地板的一角。那里有一颗14角银星镶嵌在一块凸起的大理石地板上,据说那就是基督诞生的地点。然而,对她来说并无深刻的感受,因她明了上帝绝不会局限在这个地方。

上帝为你歌唱

在我们第一个儿子17个月大时,小女儿便出生了。当我想到有个女儿就欣喜万分,但同时也有点不安,尽管我对照顾儿子有一些了解,但养育女儿却是一个未知的领域。我们给女儿起名为撒拉。我很享受抱着她轻轻摇晃,哄她入睡,好让妻子休息。但不知为何,我开始尝试唱歌哄她入睡,而我选的歌曲是《你是我的阳光》(You Are My Sunshine)。无论是把她抱在怀里,还是站在她的婴儿床前,我都会对她唱这首歌,每一刻我都乐在其中。现在,小女儿已20多岁,而我仍叫她小太阳。

凡是⋯⋯

每周五晚上,我们全家收看的国内新闻台会以一则激励人心的报导作为结束。相较于其他的新闻报导,这样的温馨结尾总能让人耳目一新。最近有一则感人的报导,是讲述一位记者在感染新冠病毒痊愈后,毅然决定以捐出血浆来帮助其他患者对抗病毒。虽然抗体的疗效在当时尚未获得证实,但想到那么多人仍束手无策,即使扎针捐血浆会造成不适,这位记者认为若能让更多人受益,这一点付出是微不足道的。

美好的理由

两位妇人分别坐在机舱内走道两旁的座位。飞行时间是两个小时,所以我坐在后面难免会看到她们的一些互动。她们很明显是互相认识的,甚至可能是亲属关系。其中较年轻的妇人(约六十多岁)不停从手提袋中拿出新鲜的苹果片递给较年长的妇人(约九十岁),还有自制的小块三文治,清洁用的小毛巾,最后是一份新的《纽约时报》。每个递交动作都是如此温柔,并带着尊敬。当我们站着准备离开机舱时,我告诉那位较年轻的妇人﹕“我注意到妳很关心她,真的很感人。”她回答说﹕“她是我妈妈,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祷告不匆忙

夏威夷的基督徒爱丽丝讲了一个故事,谈到夏威夷人在进入庙宇敬拜神祇之前,会先在外面静坐好一段时间以做好预备。进了庙宇,会缓慢爬行到祭坛前祈祷。过后,他们又回到外面静坐很长一段时间,好将“生命气息”吹入他们的祷告。所以当宣教士来到夏威夷时,夏威夷人觉得这些宣教士的祷告很奇怪。宣教士站着说几句话就是在“祷告”,说完“阿们”就结束了。夏威夷人形容这些祷告“没有生命气息”。

花时间亲近上帝

在诺曼·麦克林(Norman Maclean)的经典小说《大河恋》中,描述了生长在蒙大拿州西部的一对兄弟和父亲之间的温馨故事。诺曼的父亲是长老教会的牧师,诺曼和弟弟保罗每个星期日上午都会去教会听父亲讲道,而他们的父亲在晚上还有证道服事。在两堂聚会的空档,兄弟俩会和父亲到小溪山林间散步,父亲也能借此暂离工作并放松心情。父亲这样的特意安排是要退到大自然当中,恢复精神和体力,为晚上的服事作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