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祷
我在报上看到一篇记念艾伦·南宁加的悼文。在悼文中,有一段关于艾伦的描述:“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一直热心地为基督作见证。”在讲述艾伦的家庭生活以及职业生涯之后,文中还提到近十年来,他的健康状况不断地衰退。文末的结语是:“艾伦在住院期间,关心其他的病人,被其他人誉为‘祷告的病人’。”在艾伦饱受病痛磨难的日子里,他仍为周遭那些有需要的人祷告,并且也带领他们一同祷告。
发自内心
在许多文化中,人们会以大声哭泣、哀嚎、撕裂衣裳来宣泄个人痛楚或面对重大国难。旧约时代,以色列百姓也以类似的行为,来表达他们对于远离上帝的哀伤和悔改。
紧握十架
在1856年,伦敦著名牧师查尔斯·司布真创立了牧师学院(Pastors’ College),以培育神职人员。该学院在1923年更名为司布真学院(Spurgeon’s College)。今日,学院的院徽上有一只手紧握着十字架,并有一行拉丁文,其意思是“我持守也蒙保守”。
上帝的提醒
我的朋友说耶稣是位“提醒大师”,还真是对极了。因为我们不但喜欢怀疑,还很健忘。当耶稣在世上时,尽管祂时常满足那些来寻求祂之人的需要,但门徒仍然害怕自己将会有所缺乏。虽然他们都曾亲眼看见耶稣行神迹,却仍无法领会神迹背后重要的含义,更别说记得了。
正为你祷告
每当我们遭逢困境或面临棘手问题时,经常会请求主内弟兄姐妹为我们代祷。知道有人关心我们,在祷告中将我们交托给上帝,是十分鼓舞人心的一件事!但如果你身边没有亲密的基督徒朋友怎么办?或者你居住在抵挡基督福音的地区,又有谁能为你祷告呢?
安慰的言语
鲁益师三十岁时,他父亲过世了。几天后,他收到一位女士的来信。这位女士曾于二十多年前,照顾鲁益师生病的母亲,一直到他母亲去世为止。这位女士对鲁益师失去了父亲,表达她的慰问,并问鲁益师是否还记得她。鲁益师回复道:“亲爱的戴维森护士,您问我还记得您吗?当然记得啊!”
永远长存
在2016年,英国和世界各地的剧院,都特别上演了威廉·莎士比亚的著名剧作,以纪念他逝世四百周年。各种音乐会、讲座和节庆,都吸引许多剧迷,因为莎士比亚是举世公认最伟大的英语剧作家。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英格兰文艺复兴剧作家本·琼森(Ben Jonson)写道:“他不只是一代大师,而是永恒的经典。”
效法
在儿童聚会中,讲员对围绕在他身边的孩子们说:“今天我们来玩模仿的游戏。如果我说猫,你们就要表演猫的动作。准备好了吗?公鸡!”孩子们全都模仿公鸡拍翅的样子,并发出鸡叫声。接着他们还模仿了大象、足球员和芭蕾舞者。最后,老师要孩子们模仿耶稣。当其他孩子还在犹豫时,一名六岁的小男孩却立刻张开双臂,面带笑容地做出欢迎的样子,会众全都鼓掌叫好。
并肩同行
在迪士尼乐园内,我排在热门游乐设施长长的人龙里,我注意到排队的人大多数都谈笑聊天,并没抱怨漫长等候的时间。这让我不禁思考,为什么人们在等待时仍然可以如此开心。关键似乎是在于,那里几乎没有一个人是孤单地排队等候。大家都是一群朋友、一家人、旅游团体或夫妻档在一起,共同分享在园区玩乐的经验,这与独自一人排队的孤单景象大相迳庭。
心意更新
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鲁汉(Marshall McLuhan)于1964年提出创见:“媒体就是讯息。”意思是人们理解一个讯息时,会受到其传播方式的影响。当时个人电脑、手机和网路根本就不存在。如今我们进入这个科技时代,才能真正理解他深远的先见。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在《网路让我们变笨?》一书中,写道:“网路提供大量的讯息,也塑造我们思考的过程。网路似乎削弱我们的专注力和思维能力。如今,不论我是否上网,我都希望能依照网路模式获得大量的讯息。”
超乎想像
孩子们都具有丰富的想像力。他们可以将竹子想像为骏马,驰骋大地;坐在盒子里就可以渡过汪洋大海;以纸圆筒便可以遥望天空飞鸟;更可以用泥巴塑造出不同的东西,玩得不亦乐乎。
入场费
每年约有两百万人,会从世界各地来参观位于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这座教堂,是由英国著名设计师和建筑家克托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在17世纪末建造完成。这座气势雄伟的教堂,绝对令人感到值回票价。然而,建造这座教堂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吸引观光客,而是“要让来自不同种族文化的人,都能在耶稣基督里体验到上帝的同在”。因此,参观教堂宏伟的建筑需要支付入场费,但若是进入教堂参加崇拜则无需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