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宽恕?
有一个朋友背叛我,我知道自己应该原谅她,但我并不确定是否能办得到。她的话深深地刺伤了我的心,我在震惊之余,还感到心痛和愤怒。纵使我们谈过此事,而且我也跟她说我愿意原谅她。但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当我看见她,心中仍感到一丝受伤,所以我知道自己仍心怀些许怨恨。然而有一天,上帝回应了我的祈祷,让我能够完全放下心中的怨恨,我的心终于自由了。
生与死
我永远也无法忘记,朋友的弟弟临终前,我就坐在他的身旁。那一幕,使这寻常的探访变得极为不寻常。那时,我和朋友以及他弟弟查理轻声地交谈着,突然察觉到查理的呼吸变得很吃力。我们围在他的身边,仅能看着他、等待与祷告。当他咽下最后一口气的瞬间,仿佛是极其神圣的时刻。他四十多岁就英年早逝,我们虽为此而感到悲痛不舍,但却感受到上帝的安慰,祂确实与我们同在。
冬去春来
我来到附近的公园散步,以消除疲惫。当我步下小径,一片青绿引起了我的注意。生命的嫩芽从泥土中迸出,再过几周就会绽放黄澄澄的洋水仙花,预告温暖的春天即将到来。我们又度过一个冬天的考验了!
爱心接待
我和丈夫曾接待来自五个不同国家的家庭,一起共进晚餐,至今那仍是一个美好的回忆。不知为什么,聊天时我们没有分成小圈圈,反而是每个人用不同的文化观点,表达自己对在伦敦生活的看法。那天晚餐结束之后,我和丈夫都认为,我们得到的比付出的更多。我们得到了友谊带来的温暖,还认识了不一样的文化。
灯塔
在卢安达的一所事工中心,称为“灯塔”,象征着救赎。它所在的那片土地,正是1994年种族大屠杀期间卢安达总统所住的官邸。如今,这座基督徒所建立的新建筑,已经成为盼望与光明的指标。设置在这里的圣经学校为的是培养新一代的基督徒领袖,在这里也设立了旅馆、餐厅,还有许多社区服务。这是从灰烬之中绽放出来的新生。这些建立“灯塔”的人仰望耶稣,以基督为他们的盼望和救赎。
主看顾你
我参加了一个作家的交流网站,大家时常在线上互相加油打气。有一次,我饱受压力、倍感焦虑,便在线上大吐苦水,其中一个朋友说:“我了解。”因着她的话,我得到了安慰与平安。她了解我的期望、恐惧、挣扎和梦想,而且她真的关心我。
幕后英雄
圣经故事常发人省思,例如摩西带领上帝的子民前往应许之地,途中遭遇亚玛力人的攻击,摩西怎么知道手里要拿着上帝的杖,站在山顶上呢?(出埃及记17章8-15节)圣经并没有提到,我们只知道摩西何时举手,以色列人就得胜;何时垂手,亚玛力人就得胜。当摩西的手发沉,他的哥哥亚伦与另一名叫户珥的人,一起扶着他的手,最后让以色列人得到了胜利。
生命气息
在一个酷寒的早晨,我和女儿一起走路去学校。一路上,我们看着呼出的气息变成雾气,还调皮地呼出朵朵蒸汽云,然后咯咯发笑。这样的时光实在是上帝的恩赐,因为祂保留了我的生命气息,还让我能与女儿共度美好的时光。
虽失犹得
我和英国籍的未婚夫结婚后,便搬迁到英国。那时,我原以为这只是为期五年的异国生活。我从未想到在将近20年后,我仍住在这里。记得当时我和家人、朋友、工作,以及熟悉事物道别时,我觉得失去了自己的人生。但如今回顾这些日子,虽然失去了旧有的生活,我却找到了更好的。
印记
当我初次结识一位从国外来的新朋友时,我注意到他那一口漂亮优雅的英语,以及他戴在尾指上的戒指。后来我才知道,这不是一件普通的珠宝饰品,那刻在戒指上的家族徽章,可说是他家族的印记。
听与行
我先生是位传道人,一天夜里,我们接到一通找他的电话。原来是教会里的一位老姐妹住院了。这位独居的姐妹是我们的代祷勇士,今年已七十多岁。她的病情严重,无法进食饮水,甚至失去视觉和行动能力。我们不知道她是否能捱得过,除了恳求上帝的帮助和眷顾,也特别关心如何照顾她的需要。教会及时成立了探访小组,不但定时轮流到医院去照顾她,同时也用基督徒的爱关心其他的病人、访客和医疗人员。
最大的满足!
很多已开发国家的民众愈来愈热衷于购物消费,或许我们会问:到底要多少才足够呢?在美国,感恩节隔天就是所谓的黑色星期五,当天很多店家都会提早营业并提供减价优惠。现在不仅是美国,其他国家的民众也同样疯迷于这采购狂潮。有些经济能力有限的消费者,会趁这个时候购买所需的特价产品。但遗憾的是,有些人没有缺乏却想要得到更多,不惜为了抢购商品而与人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