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的智慧
在2010年,新加坡的报纸刊登了一篇特别报导,集结了八位高龄市民的人生经验。开头写道:“年迈虽然带来心智和身体上的挑战,但却也扩展了生活的其他领域。年长者在情感和社交方面有丰富的知识,还会有连科学家都开始定义为‘智慧’的生命特质……长者的智慧。”

只是暂别
孙女爱莉每次和我道别时,都有个固定的模式。我们会先紧紧相拥,大声哀嚎,戏剧化地啜泣约二十秒,然后分开后退一步,轻松地说“再见”才转身离开。尽管我们的道别方式有点傻气,但我们都很期待很快能再次相聚。

如同小孩
小女孩快乐优雅地随着赞美音乐翩然起舞,虽然只有她一个人站在走道上,但她却不受影响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她的母亲面带微笑,并未出声制止。
如何走出哀伤?
某天下午,我正在购物中心,手机忽然响了,是哥哥史提夫的来电。他只说了一句:“妈妈走了!”听到他从千里之外传来的啜泣声,我心痛如绞,孤独无助的感觉随即袭上心头。这根本不像真的事!周围世界如常运作,但我的心却好像死了一般。如今,在我活着的这个世界里,再也看不到母亲了。

宽容或权益
朋友阿奇旅行回来后,发现邻居建了一道木篱笆,越过他家的地界约1.5公尺。阿奇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试着跟邻居商议拆除篱笆。但即便他提出要帮忙拆除,或分担拆除的费用,都徒劳无功。阿奇原本可以提出民事诉讼,但他选择放弃这个权利,让篱笆继续留在原地,藉此向他的邻居展现上帝的宽容。

满足的喜乐
原本应该是我生命中最兴奋的时刻,但却成了最寂寞的一段时间。令我不禁自问:这是个正确的决定吗?这是我大学毕业后第一份正式的工作,工作的地点离我家有数百公里远。对于踏出人生一大步的兴奋感很快就消失了。我住在空荡荡的狭小公寓里,对这个城市也十分陌生,而且连一个朋友也没有。工作虽然有趣,但孤独寂寞却让我感到无比沮丧。
预苦期40天静思时刻
40天静思时刻,每日聚焦一个字词。
邀请你每天花五分钟聆听、默想、反思与回应一个字词,并预备心迎接复活节的来临。
附註:預苦期,又稱為大齋期或四旬期,是指從復活節主日往前推四十天(不計算主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