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弃的爱:为马来西亚守望
文/魏淑环
不知不觉,2025年已过大半,幼儿园也迎来了每半年一次的家长日。让我意外的是,老师对我五岁儿子在校的表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他是懂事专心、情绪稳定的孩子。要知道,他从小性格倔强、冲动、霸道,经常与表兄姐争抢玩具和食物,甚至大打出手,让我和丈夫十分头疼。从耐心劝导到责骂惩罚,我们尝试过许多方法,但他似乎充耳不闻。尽管常常失望、恼怒,我们仍努力学习育儿知识,倚靠上帝的话语,坚持为他祷告,耐心地陪伴他处理各种问题。终于在这一年,我们看到他些许的转变。
从期望到失望
从学校回到家后,我无意间在脸书上看到一篇批评政府的文章。今年是团结政府执政中央的第三年,自2008年第12届大选的“政治海啸”以来,马来西亚政局起伏不断,近年更是四年三换首相。全国人民经历了漫长的期待与失望,首度迎来团结政府,并寄予厚望。可是三年过去,许多民生和重大课题悬而未解,有人愤怒批评,有人走上街头,也有人认为应该继续给新政府时间整顿国家。
而每逢马来西亚日前40天,不少来自不同宗派的基督徒都会参与禁食祷告,为国家代求。多年下来,一些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渐渐感到灰心,觉得祷告似乎没有带来明显改变,甚至有人失去盼望,对国家局势麻木。我们不禁想问:上帝对马来西亚的心意究竟是什么?
不急不躁不放弃
这时,我想起了自己的育儿经历。面对孩子的固执,我曾渴望找到方法让他立刻改变,成为我心目中的“乖孩子”。但在上帝的提醒下,我逐渐明白,最需要改变的其实是我自己。当我不放弃,坚持按上帝的教导行事,孩子也就慢慢发生转变。养育孩子需要极大的耐心与信心,对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热爱这片土地,这里有安稳的环境、多元的文化和我们成长的记忆。即使感到失望,我们仍应继续关心政治、监督政府,并以基督徒的身份思考如何回应社会议题。我们可以适时表达立场,与人分享圣经观点,盼望上帝的旨意成就在地上如同在天上。
“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该如此,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的度日。这是好的,在上帝我们救主面前可蒙悦纳。祂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提摩太前书2章1-4节)
孩子是上帝赏赐给我们的产业,国家则是上帝托付给我们的共同责任。祂把我们放在这个时代、这个国家,必然有祂的心意与安排。作为拥有地上公民和天国子民“双重身份”的我们,可以透过祷告与行动来回应祂的呼召。祷告是使我们贴近上帝心意的最佳途径,而最好的改变往往从自己开始。我们可以在祷告中持守耐心与坚韧,并在日常生活中尽好本分,在这片土地播下爱、善良和公义的种子。我们或许不知道这些种子何时会萌芽,但就像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与陪伴,国家的和平与公义,也同样需要我们的守望和坚持。
真正的爱,就是在失望中仍愿意守望。愿我们不急不躁,不轻言放弃,在祷告与行动中耐心等候,直到看见上帝成就祂在马来西亚最美的旨意。
看完文章,你要如何以祷告和行动回应上帝的呼召呢?
真正的爱,是在失望中仍愿意守望。
在沙巴和砂拉越的偏远地区,许多孩子长期寄宿学校,离开家人,孤单且面对自我价值与身份认同的挑战。
他们需要有人为他们守望。
这就是“第二个家计划”的使命——把属灵教材、讲座和陪伴带进乡区,与老师、教会同工一起,把基督的爱传递给他们。
为国家守望,可以从这里开始。
|
欢迎点击下方按鈕,阅读“热点心闻”的其他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