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生死边缘,才明白每一口呼吸都是恩典
口述 / 李智恩
在灵命日粮事工忠心服事了20年的智恩,正满心期待着为母亲和妻子庆祝即将来临的生日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笑称自己提前“送上了一个大惊喜”。
2018年6月13日,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日子,智恩突感一阵莫名的虚弱,直到双腿突然失去支撑,他才惊觉异样。妻子匆忙拨打救护电话,此刻,一场漫长的考验悄然揭开了序幕。
意识清醒,却无法动弹
智恩被紧急送往柔佛新山的综合医院,然后他被诊断出罹患米勒-费雪综合症(Miller-Fisher Syndrome)。这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使他的神经系统遭到攻击。
其实早在发病前,智恩的身体已发出过警讯——味觉变异、精神不济、动作迟缓、食欲骤减。然而,起初他只当作小病一场,未放在心上。可如今,他却瘫痪在重症监护病房(HDU)里,无法动弹,甚至连眼睛都无法睁开。
他靠着呼吸辅助器维持生命,尽管意识清醒,却无法回应任何人。他回忆道:“那感觉就像被囚禁在自己的身体里……我问自己,‘这就是我人生的终点吗?’” 妻子当时已怀有六个月身孕,他满心忧虑,自己是否还能康复,是否还能亲眼见到孩子的诞生。绝望中,他唯有向上帝倾诉,祈求那双慈爱的双手,将他从深渊中托起。
无力深渊,恐惧蔓延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智恩经历了一连串的医疗失误。首先,因缺乏合适的氧气面罩,他被迫使用儿童用面罩,偏小的尺寸让他呼吸艰难。再来错位的颈托更是压迫着他脆弱的呼吸肌,导致每一次喘息都伴随着剧烈的疼痛。更糟糕的是,错误的眼药水处方亦加剧了折磨,令他的眼周肿胀不堪,痛苦难忍。
他的家人考虑过将他转至私人医院,以获得更好的治疗。然而,因着临近节庆,所有的救护车都已调派一空,无法安排转院。尽管事情让人倍感无奈,但回望过去,智恩深知,上帝自始至终都在掌管着他的每一步。
一周后,由于HDU病房床位不足 ,智恩被转至普通病房,护理水平也随之下降。某个深夜,他几乎被自己的呕吐物呛住,命悬一线,幸亏隔壁病床的一位访客及时发现并呼叫护士,他才得以脱险。
对他而言,这不仅是折磨,更是对尊严的无情考验。智恩一向独立自主,曾是圣约翰救护队的队员,掌握一定的医疗知识,而如今却连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失去了。他一次次向上帝哀求,让自己脱离痛苦。他甚至在某个绝望的时刻,仿佛听见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耳边低语,蛊惑他结束这一切——只要纵身一跃,便能解脱。
信心的考验
在医院里的每一天,都是对信心的考验。在那期间,智恩曾被误诊需禁食长达六天,体重骤降18公斤,直到最后才发现,他其实只需禁食一天。甚至在一次骨髓活检中,他亲耳听见医生低声承认:“这是我第一次做这种手术。”
然而,对于这种种的经历,特别是公立医疗体系和医护人员的不足,智恩没有选择抱怨或指责,而是专注于祷告和宽恕。他说:“人生苦短,何不选择原谅呢?” 他反而因此深刻体会到谦卑的意义——那些曾经再简单不过的事,若非护士的协助,比如上厕所都无法独自完成。
一个月后,智恩终于出院。按照私人医疗的标准来看,他算是“提前”回家。接下来的六个月里,他在同事们的经济资助下,聘请了一名护士照料自己。同时,也接受了针灸治疗,神经与知觉逐渐恢复,最终完全康复。
每一口呼吸,都是上帝的恩典
八个月后,智恩终于重返工作岗位。上班第一天,他特意拍下天空和早餐的照片,并感慨道:“能呼吸、能看见蓝天、能吃饭,我已满足。”曾经习以为常的一切,如今都成了珍贵的恩典。


智恩的经历见证了上帝的慈爱与医治之恩。他说:“一路走来,上帝始终引领和看顾我。祂是最好的医生,只要有祂同在,我就能勇敢面对一切困难。”
他也明白了,自己当初住进公立医院,其实是上帝最好的安排。上帝不仅保守了他的经济状况,也在女儿出生前恢复了他的健康。次年,他还能亲自送别父亲,陪伴家人度过人生的重要时刻。

复活的盼望与恩典
正如彼得前书 1 章 3 节所说:
“上帝曾照自己的大怜悯,藉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
智恩的经历正是这一应许的见证——即使身处绝境,上帝的恩典仍然不离不弃,使他重新得力,走向医治与盼望。
然而,这份恩典不仅仅临到智恩个人,更是所有信靠基督之人的盼望。耶稣基督的十字架
苦难并非终点,而是通往复活的道路。智恩曾在病痛的深渊中挣扎,几近绝望,却最终在上帝的恩典中得着医治,重获新生。因着基督的复活,我们同样可以经历生命的翻转——从黑暗进入光明,从绝望迈向盼望。
复活节提醒我们,无论黑暗多深 ,上帝依然掌权,并为我们预备了光明的未来。愿我们在基督复活的大能中,学会以感恩的心面对每一天,并将自己的生命交托给祂,因为在祂里面,我们有真正的生命与永恒的盼望。
文章翻译与改编自 Grateful for Every Breath After Illness
|
欢迎点击下方按鈕,阅读“热点心闻”的其他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