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寄宿学校遇见主:放下仇恨,得着平安
文 / Rostella,沙巴哥打马鲁都
一切苦毒、恼恨、愤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上帝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以弗所书4章31-32节
童年的伤痕
我在一个破碎、贫困的家庭中长大。从小,我就经常遭受羞辱、欺凌和被排挤。不仅来自社会的冷眼,甚至那些自称是“上帝子民”的人,也对我们指指点点、加以定罪。我还记得,我们曾被泼尿、被指责因贫穷而偷窃,连所谓的朋友也因我们的处境而看不起我们。那一年我才6岁,虽仍懵懂无知,但我知道,我的心,很痛。这些经历让我感到十分心碎、失望,心中充满了愤怒与怨恨。
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这一切要发生在我们家。我无法接受,更无法原谅那些伤害我的人。我甚至说过,我永远不会原谅我父母离婚。
一首诗歌的提醒
“原谅,更真诚地原谅,
耶稣已先赦免我的罪,
原谅,更真诚地原谅。”
这是一首常在我耳边响起的诗歌。每当我觉得难以原谅别人时,我就会唱这首歌。感谢上帝,祂没有让我继续沉浸在苦毒中。因着家里离学校路途遥远,我需要寄宿在学校的Skycommunity宿舍。在那里,上帝透过祷告团契和祂忠心的仆人们,让我明白:祂听见了我的祷告,也赐下力量,帮助我能更加真诚地仰望祂、敬拜祂。祂就这么一点一滴地,触摸了我那因伤害而变得刚硬的心,使它逐渐变得柔软。
从仇恨中得释放
虽然我的心已逐渐变得柔软,但我的内心仍然在挣扎。尽管我祷告、唱诗,心里却依然紧紧抓住那份怨恨不放。我快要撑不下去了。我已经筋疲力尽,只渴望内心真正的平安。2012年,我们宿舍迎来了一批来自澳大利亚的宣教士。他们为我们举办了一系列成长的活动,包括一一为我们祷告。
当舍监为我按手祷告时,我忍不住痛哭。那天晚上,我经历了从沉重怨恨中得释放的奇妙时刻。这并不是因为那位舍监的能力,而是因着耶稣伟大的爱与大能。我也选择放下——对父母的怨恨、对村里人的愤怒,以及对教会曾经羞辱我们的伤痛, 将一切都交托给主。
在Skycommunity宿舍的那些年(2012-2014),是上帝重塑我生命的时期。正是在那里,我经历祂的大能,从仇恨中得释放,并学会饶恕。我的心开始充满平静,平安与喜乐也渐渐在我心中绽放。我开始学习为那些曾经伤害过我的人祷告,包括我的家人。
上帝没有抹去我曾经历的一切,却改变了我的心。就像一块破碎、看似毫无用处的玻璃,在祂手中竟被重新塑造成一个美丽的花瓶。尽管伤痛难以完全被忘记,但我相信,上帝能够将一切的伤痛化为祝福,以彰显祂的荣耀。
上帝使我得自由
我为此作见证——饶恕并不容易,但它却能带来真正的释放与自由。因为耶稣基督先饶恕了我,所以我也愿意选择饶恕别人。这份力量不是出于我自己,而是来自上帝,是祂在我里面造了一颗全新的心。主说:“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马太福音7章7节)。 。
我带着一颗受伤的心叩门,祂就为我开启了通往医治与平安的道路。
“第二个家”计划
在这篇动人的见证中,我们看见,寄宿学校也能成为一个充满爱的地方。一位曾经破碎、伤痕累累的年轻人——Rostella,正是在那里一点一滴地被上帝医治与重建。她所居住的Skycommunity 宿舍,不只是她上学、吃饭、睡觉的地方,更是她遇见上帝的“第二个家”。
今天,在沙巴和砂拉越,还有许多像她一样的年轻人,住在寄宿学校中,他们也渴望被聆听、被关怀,也需要遇见上帝。
因此,马来西亚灵命日粮事工推动“第二个家”计划,目标是:
- 提供适合学生、舍监和教会使用的马来文属灵材料
- 策划宿舍群体的培训、探访与研讨会
- 培养年轻的下一代更深认识上帝、持守信仰
我们相信,只要持续给予属灵上的引导与关怀,就能有更多像Rostella一样的生命被主触动、更新,在信仰中找到真正的方向与希望。
愿你也成为这段转变旅程的一部分。欢迎用祷告和奉献支持我们,一同为这些孩子建造属灵的“第二个家”。
|
欢迎点击下方按鈕,阅读“热点心闻”的其他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