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奢华购物前必看!问自己这5个问题,别让节日变“负担”
文 / 林婉萍
于是(耶稣)对众人说:“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路加福音12章15节)
随着圣诞节的临近,年终的购物潮也逐渐掀起高峰。看着周围的人开始大包小包地采购朋友们去高档度假胜地旅行、使用最新的科技产品、穿着名牌时尚服饰时,我们会不会心生向往,也想要拥有同样的享受?那么,基督徒购买奢侈品是否合适呢?
圣经当中确实提到,若我们听从上帝的话,祂乐意赐福我们,使我们繁荣昌盛,其中也包括经济和物质上的祝福(申命记30章9节)。上帝并不希望基督徒陷入贫困,艰辛度日。
然而,圣经也多次警告我们要慎防财富的诱惑,因为“贪财是万恶之根”(提摩太前书6章10节)。上帝深知我们在拥有物质财富时的软弱,因为这条路极其滑腻,一不小心便可能让我们逐渐偏离对祂的信靠。
什么是奢侈品?
本文讨论的对象是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以上、属于中产阶级或以上收入的读者。多年来,“奢侈品”的定义在不断变化——过去,拥有汽车、电脑或冷气机被视为奢侈,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这些物品价格的下降,它们如今已成为日常必需品。
因此,如今所谓的“奢侈品”通常指的是一种非必需但却令人渴望,且难以获得的昂贵物品,同时也代表了一种以高成本享受舒适或优雅生活方式的象征。值得注意的是,“奢侈”一词源自拉丁文的luxus,意为“过度”,带有些许负面的含义,暗指放纵、奢靡和享乐。
那么,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呢?圣经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是否应该购买最新款的EV电动车、去希腊度假,或入手香奈儿包包。这些物品本身并无对错,上帝也希望我们能享受生活,为此拥有一些美好的物质并无不妥。
不过,为了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选择,不妨在消费前先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认真思考自己的动机:
1. 我负担得起吗?
理财的基本常识就是量入为出,避免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的消费。因此,对于容易冲动消费的人来说,“先买后付”的方式可能存在风险。如果我们为了维持高消费的生活方式而负债,甚至向亲友借钱,那么是时候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消费习惯了。
2. 我为什么想得到它?
是因为受社交媒体的影响,还是我真的经过深思熟虑,确认这不是一时冲动?记得有一次,我看到教会里的一个女孩背着一款名牌包,看起来特别好看,于是心动之下也买了同款。然而,结果并不如意,这个包包不仅笨重,而且还不符合我的风格。十年过去了,我才用不到五次。
3. 家里已经有类似的东西了吗?
我不时会有想要换新车的念头,但我发现这种想法往往在农历新年期间才会特别冒出来——当我的小辈们开着最新款的车型来拜年时。通常过了一两天,我就会冷静下来,这种念头就会消失。圣经教导我们要知足常乐(希伯来书13章5节)。若我们仔细数算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并且它们依然状态良好,那么我们就不容易被“见新忘旧”的冲动所困扰。
4. 有没有更实惠的选择?
享受生活有很多方式,并不一定非得追求高价或奢华的物品。我们依然可以拥有房子、汽车、衣服、电子产品、保养品和饰品,但我们可以选择中阶价位而非昂贵的奢侈品,追求品质而非数量(尽管这意味着初期的支出可能更高,但物品更耐用,长期来看更划算)。我们或许无法完全避开消费主义的影响,却可以选择以平衡、理性和健康的方式生活,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物,而不是盲目地跟随消费潮流。
5. 我可以用这笔钱做其他事情吗?
圣经告诉我们,真正富有的人是那些“慷慨好施”(箴言11章24节,新译本)的人。慷慨的人往往会因为愿意分享自己的财富而获得更多的祝福。与其沉迷于购买奢侈品,不妨考虑将多余的收入用来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归根结底,投资在“人”身上远比投资于“物品”更有价值和意义,因为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并非物质 。
圣经中关于金钱和财富的经文超过2000节,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教诲。上帝创造我们,且深知我们的本性——祂知道我们多么容易被诱惑,把身份、安全感和自我价值寄托在物质,而非在祂身上。
因此,无论我们是否追求奢侈品,都应该时常反思自己购买某样东西背后的“原因”。同时,也要践行圣经教导的慷慨精神,把我们的信心放在上帝身上,祂是喜乐和生命的源头,也是供应我们一切所需的主。
|
圣诞佳音将至,敬请关注我们的圣诞节促销活动,共庆主降临的喜乐!
*请留意:圣诞节促销的日期为2024年10月28日至2025年1月15日,售完即止。
2024年12月15日之后收到的订单将于圣诞节后处理。
欢迎点击下方按鈕,阅读“热点心闻”的其他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