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和自己过不去——你在内耗吗?

文 / 拉结(陈心洁博士,马来西亚临床心理学家)

 

疫情过后,“内耗”一词在最近两年的中国大陆网络上频频出现,乃至马来西亚现在也越来越多人使用这词。它被许多青年人认同为常见的心理现象,形容因内心纠结而产生的无谓心理消耗。通常指的是某些人因为内在的自我冲突,而消耗大量的脑力不断地思考,却无法付诸于行。通常这类人会时常怀疑自己的决策不够完美,担心他人的眼光和批判,导致身心疲惫。简单来说,就是“和自己过不去”。

内耗的缘故

其实,“内耗”不是一种心理障碍或疾病,只是一种心理现象,通常源于“想太多”(overthinking)和陷入认知误区(如完美主义)。然而,如果负面思维停留太久,就会产生持续的负面情绪,发展出障碍。比如,反复纠结于灾难化的信念(“如果我这次考不好,我一生就完了”),那表现出来的就是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如拖延。 如果在脑海里纠结的是以偏盖全的信念(“这次失恋就代表我不值得被爱”),那体现出来的就是忧郁和低落的情绪,贬低自我,轻则导致睡眠不好,重则导致抑郁症,对人生充满悲观和无望感。

当我们每天陷入自我的思想斗争时,往往无法专注于身边的人和事,也不会主动对未来作规划,逐渐与社会脱节。从健康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心理压力也会影响身体的免疫机能,导致内耗过度的人感觉很“丧”,学习或工作效率也会随之降低,结果又进而加剧了自己的“失败感”。其实,思虑循环带来的负面影响早在耶稣时代也被指出过: “你们中间谁能用忧虑使自己的寿命延长一刻呢?”(马太福音6章27节 ,新译本)原本担忧的是生活琐事,却可能赔上了自己的生命。

摆脱内耗的方法

回溯“内耗”的根源,我们往往会发现,它源自对生活的忧虑。耶稣在马太福音6章25-32节中的教导,既直接又充满智慧:“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甚么喝什么,也不要为身体忧虑穿什么。难道生命不比食物重要吗?身体不比衣服重要吗?你们看天空的飞鸟:它们不撒种,不收割,也不收进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们;难道你们不比它们更宝贵吗? ……何必为衣服忧虑呢?试想田野的百合花怎样生长,它们不劳苦,也不纺织……你们的天父原知道你们需要这一切。”(新译本) 因着耶稣给我们的应许,如果你发现最近自己也陷入内耗,过度思虑而导致与外界脱节,那么不妨尝试以下几个方法,操练我们如野花般的信心:

1. 交托仰望

“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上帝,因为祂顾念你们。”(彼得前书5章7节)
“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腓立比书4章6节)

你可以尝试在静默祷告中转向上帝,想象耶稣来到你的面前,然后你默想以上的两段经文,再把你的忧虑写在一张字条上,想象耶稣把你的字条带走,留下祝福。

2. 活在当下

“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马太福音6章34节)

耶稣教导我们每天花几分钟默想并将忧虑交托给祂,而不是逃避和拖延这些难处。“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 ,上帝应许会给我们每天足够的力量去应对生活的挑战。你可以每天用一分钟的时间训练深呼吸,感受呼吸为身体带来的力量;不足时,便向上帝寻求力量,让祂帮助你把思维从困境转向成长的机会。

3. 化负为正

“凡事谢恩,因为这是上帝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 (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8节)

拿一张纸,写下最近上帝透过哪些人来关心你;翻看过去的日记或自己快乐时的照片,思想那时上帝给了你什么样的恩典。当我们开始数算主恩时,我们会看到上帝供应的确据,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或自责的错误,求上帝饶恕,并重新开始。

4. 丰富生活

“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马太福音6章33节)

上帝的国和义包括教会生活和社会公义。预防内耗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拓展社交圈子,并关怀社会的边缘群体。许多志愿者分享,当他们到贫困人群中服务时,看到弱势群体的坚韧不拔,自己的内耗往往不治而愈。同样,当我们把上帝的恩典跟他人分享时,自然就没有时间“内耗”或“自怜”。

不信?不妨今天就开始试试看!

 

 

 


欢迎点击下方按鈕,阅读“热点心闻”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