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应该暂停聚会?
作者:邓德汉医生
目前,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已演变为“全球大流行”(pandemic)。这时候,为什么基督徒应该暂停聚会?这是因为我们不相信上帝会保护我们吗?上帝不是已经在诗篇91篇5-6节中应许会保护我们,使我们“不怕黑夜的惊骇……或是午间灭人的毒病”吗?
为了避免传播新冠病毒,越来越多教会暂停崇拜和其他的聚会。许多教会改为网上崇拜,或者提供其他网络平台的链接,好让会友能得着鼓励、彼此联系,并得到上帝话语的喂养。
按基督教教会的传统,面对面的聚会是很重要的一环。我们相聚,是为了过团契(koinonia)的生活:一起守圣餐、祷告、敬拜上帝,彼此相交,相互造就。即便在遭受严酷的逼迫之时,教会依然不顾危险,经常偷偷聚会。那么,为什么现在我们要暂停面对面交流?为什么我们应当取消所有面对面的活动?
不是缺乏信心,而是不试探上帝
首先,有些教会暂停面对面的聚会,并不意味着他们对上帝缺乏信心。相反地,这是信心的表现:相信上帝所创造的人类是有理性的,能够理智地行动。是的,上帝应许会保护我们,但我们是否要从十层楼高的建筑物顶部跃下,并相信祂会在我们摔死之前差派天使来托住我们?毕竟诗篇91篇11-12节如此说:“因祂要为你吩咐祂的使者,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护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
我们需要思考,这到底是信心还是骄傲的问题。魔鬼曾带耶稣到圣殿顶上,对祂说了同样的话,叫祂从殿顶跳下去。这个仇敌甚至引用了诗篇91篇11-12节(是的,牠同样熟悉圣经经文)。但耶稣的回应颇具启发性。祂说,我们不要试探上帝,正如申命记6章16节所言:“你们不可试探耶和华你们的上帝,像你们在玛撒那样试探祂。”
耶稣说得对,这里的问题不在于我们的信心,而在于试探上帝。在玛撒,以色列人因为缺水而与摩西争吵,摩西即斥责他们,说他们试探上帝。正如诗篇95篇8-10节所说,这一代以色列人既不顺服上帝,也对上帝缺乏信心。因此,他们不但无法看见应许之地,反而受责罚,在旷野漂流四十年,直到死去。[1]
因此,当我们互相质疑,问对方是否缺乏信心的时候,我们要确保那不是在试探上帝。有时,我们只想看看上帝是否会遵守诺言。我想提出的观点是,暂停聚会不是缺乏信心的表现,而是尊崇上帝的行动。
保持社交距离是我们的责任
其次,保持社交距离已被证实是有效遏制新冠病毒扩散的方法。这种病毒只能存活于人体内,并透过飞沫(咳嗽)以及接触(包括触摸受病毒污染的桌椅)传播。当一群人聚在一起,而其中一人是感染者时,病毒便能在当中轻易传开。若感染者被迅速识别,然后接受治疗(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仅能进行支援性护理),病毒就会死亡,无法蔓延。
只要遏制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就能抑制这次“全球大流行”的疫情。因此,我们有必要取消所有的公共聚会,防止人们聚集在一起。这个做法被称为“保持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ing),它也是我们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我们这么做能够保护彼此,特别是那些超过六十五岁的长者,因为他们因感染病毒而死亡的风险最高。
保持社交距离将产生的另一个效果是减缓新冠病毒扩散的速度。如果同一时间有太多人因受感染而病倒,那么我们的医疗体系将不堪负荷——这正是意大利和伊朗的现况,而同样的事情也曾在中国发生。
以下是一些实际的建议:
- 尽量待在家中
- 如果可以,就避免到国外或在本地旅游(即便你已经付款,你的健康也比金钱更宝贵)
- 在家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在外常常使用免洗洗手液消毒双手
- 如果出现发烧和咳嗽的症状,就待在家中,不要外出和朋友见面
- 尽量外带食物,并在家中用餐
- 如果你必须在外用餐,记得用免洗洗手液清洁你的座位,同时自带餐具
- 避免用手触碰鼻子、脸和嘴巴
- 尽量坐在与他人相隔两米的地方
- 避免前往人潮拥挤的地方,包括游乐场和露天公共场所
我们承担这项社会责任,就是尊崇上帝和爱邻舍的表现。决定取消或暂停面对面的教会活动,则表明我们负责任地回应新冠病毒引发的“全球大流行”的疫情。教会必须找出各种方式,与会友在网上保持联系,毕竟现在的网上交流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让我们持续祷告,祈愿这次“全球大流行”的疫情尽快结束,我们可以恢复传统的教会聚会。
[1] 在这一代人中,只有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能够进入应许之地(参见申命记1章34-38节;约书亚记14章6-14节)。摩西虽然看见应许之地,却不能进去(参见申命记34章1-7节)。——中译稿编者注
邓德汉医生
www.alextang.org
传道人、讲员、社会技术专家(social technocrat)和作家。
邓德汉(Alex Tang)医生是凯罗斯灵命塑造事工(Kairos Spiritual Formation Ministries)的创始人兼总干事。他是马来西亚柔佛专科医院(KPJ Johor Specialist Hospital)的儿科专科医生,也是蒙纳士大学中央临床学院(Central Clinical School in Monash University)的儿科副教授。他在马来西亚圣经神学院(Malaysia Bible Seminary)和新加坡的东亚神学院(East Asia School of Theology)担任客座教师,教授实践神学。
以上文章纯属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灵命日粮事工的立场。文章部分内容经过修改,欲阅读原文,请点击此处。